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最近发表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指出中国正在遭受“经济上的长新冠”困扰,即政府随意干预导致民营企业家信心下降,这种干预在疫情暴发之前就开始了,之后越发变本加厉。彼得森只是关注到民营企业家的感受,没有关注到受到惊吓的外资和惶恐不安的精英群体,实际上这些群体受到的伤害和碾压,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力更加惨烈。
我们看看中国近年来吸引外资的数据:2020年的2531亿美元,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 。2021年的334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也让中共高层拥有了与西方公开叫板的资本,以为西方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即使中国的体制僵化如同坚硬的岩石。没想到变化就在一瞬间,2022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跌至1903亿美元,同比降幅超过40%,下半年收缩尤为严重,下半年发生了什么,那就是二十大决定了这个国家的重大转向。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只有20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超过1000亿美元,2023年第二季度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额49亿美元,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
外资不来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俄乌战争让外资不敢对一个具有巨大风险的地方投资,中国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台海战争,一旦中国贸然发动战争,必然遭到国际社会制裁,中国也同样会对外资下手,再中国国内政治体制的全面倒退,随着一尊的连任甚至出现终身制的可能,外资对中国不再有信心,西方政要对中国不再抱有幻想,随着西方供应链的重组,民主阵营正在构建价值观一致的贸易体系,中国很可能被排除在这个贸易体系之外。
还有就是全民举报抓间谍让外资和外国人对中国望而却步,特別是过去拥有相对独立司法权力的香港动辄对异议者实施抓捕,让更多外资和外国人打算撤离中国,包括一国一制的香港,虽然国务院心急火燎发布六大方面、24条举措来吸引外资,包括支持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推动外资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为外资企业外籍高管、技术人员及家属提供入出境及停居留便利、提高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公共交通、金融服务、医疗保障、网路支付应用便利度,对信用风险低的外企降低抽查比例和次数等。
这些政策看上去很有迷惑性和欺骗性,但让外资和外国人心惊胆战的“对外关系法”以及新修订的“反间谍法”7月1日正式生效,如同对外资和外国人的当头棒喝,连美国政府都对公民发出警告,要求美国人“重新考虑”前往中国旅行,以避免中国任意执法、禁止出境以及非法拘留的风险。相信每一家想进入中国的外资,每一个想进入中国的外国人都会面临同样的风险。只要中国排外仇外民粹高涨,只要中国政治高压政策不变,只要中国继续采取人治方式治国理政,只要中国继续封锁信息不允许人们说真话,外资和外国人很难恢复对中国的信任,也不可能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信心,即使中国承诺给外资大幅让利也无济于事,因为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谁愿意冒险自投罗网!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