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二十大以后自杀的法捷耶夫在遗言中对Stalin时期的文学界进行了控诉,并对自己助纣为虐表示忏悔。他说,我们的文学家“在当权者罪恶的摧残下,或从肉体上消灭,或被折磨致死,其人数之多,甚至历代沙皇暴君做梦也难想到,文学——这最神圣的事业——遭到官僚主义分子和人民当中最落后分子的蹂躏……”。
体制内的知识分子为了躲避政治迫害和政治暴力,大多集中都拥挤在考古、古文字或应用技术之类的远离政治“冷僻”领域和实用领域里,因为“标准化”的技术专家生存空间要比人文知识分子大得多,而文科空洞教条的宣传口号式的教学令人生厌。一时间技术官僚大行其道,以至于那里人满为患,相互内耗,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成果。俄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个“长长的空白”。
“俄国文学、艺术和思想所表现出的境况就像一个刚刚遭受过轰炸的地区,只有几座像样的建筑还相对完好,孤零零地站立在已经荒芜人烟、满目疮痍的街道上”。作家们都自称是被火山灰掩埋的“庞培人”。当过苏联作协主席的肖洛霍夫说,苏联作家协会虽然有作家3773名,但大都是“死灵魂”,除了摇唇鼓舌的投机分子,只剩下沉默的“大多数”。
---金雁:“面具人”与表演文化
图:1994 年,索尔仁尼琴和妻子娜塔莎在海参崴,这一年他在 1974 年被驱逐出苏联后返回俄罗斯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