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别人的童年是怎么过来的,我只知道自从我有了记忆,计划生育这个词就一直存在在我的生活里。
我的三叔一家就是其中的受害者。因为我爷爷奶奶跟三叔住,他们一直想要个男孩传宗接代,虽然家里也没啥家产,但就是有这个执念。
而我三婶呢?一个接一个的生,结果就是生不出男孩,而计生政策在农村,是89年90年开始收紧的,当三婶生第三个女儿的时候,村干部带着人虽然没有扒放,但是把家里的入户门、大案板抬走了,还装了几代粮食走。跟村里其他人比,算不是严厉,因为我爷爷是赤脚医生,我奶奶会接生,村里人都得求他们,所以村干部也有所顾忌收下留情了。
第四胎还是个女儿,又被罚了钱。直到第五胎,才生了个儿子。就这还是吃了很多秘方的。也不知道秘方管不管用,反正最后是生了个男孩。怕孕肚明显被强行拉去引产,三婶从怀孕四五个月的时候就在亲戚家里东躲西藏住了好几个月,直到孩子出生,三叔才把她接回来。
虽然家里没什么钱,但爷爷奶奶还是为迎接这个小孙子办了一场盛大的满月酒,把所有亲戚都请来,告诉大家:咱家有传人了,我们那叫“顶门杠子”。
因为三叔家超生了四个,其中一个女孩送人了,家里还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所以除了大姐、二姐,后面几个都不给上户口,除非交了罚款,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抚养费”。
那个时候上学管得比较松,也不看户口本,我记得三叔家的老三老四,都八九岁了才上的户口,因为那时才攒够了交罚款的钱。
二姐没交是因为二姐是计生政策收紧前出生的,虽然严格上来讲也算超生,但政策比较松,所以也就上了。
90年政策收紧够,牵牛扒房就很普遍了,像山东冠县、莘县那样的“百日无孩”运动也就来了。
梳理了中共生育制度后,你就很容易发现,普通人的苦难,都是政策摇摆不定的代价。而政策摇摆,又跟国内外环境息息相关。更多内容,请看本期视频《解析中国生育制度》:https://t.co/kSEjDDbq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