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时期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试图向全球输出资金和技术,就能换来自由和开放的市场,就能输出美国的价值观拓展美国的影响力,然而现实很殘酷,全球化的受益者只有权贵和华尔街大佬以及一众科技新贵,如今给美国留下31万亿美元巨额债务,留下被抽空的产业和永远失业的蓝领,留下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的大国崛起,这种盲目自信严重损害了美国国家利益,摧毀了美国完整的产业链,使得美国价值观越来越混乱族群阶层撕裂越来越严重。
美国支持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且提供贸易优惠待遇。淡化中国严重侵犯人权,对广泛的技术盗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美国经济整体受到重创。美国政客以为中国的经济繁荣会促使中国走向自由化,满足人民日益强烈的自由渴望。这种大胆的设想来自左派天生的乐观主义和盲目自信,也来自于冷战导致苏联崩溃的经验。实际上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错得离谱。这种错误成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政策最大的败笔。
2001年中国在美国支持下加入世贸组织(WTO),对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入世十年后的2011年,GDP增长五倍之多,由世界第六超越日本成为第二。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意味着其国力与影响力的增长,而这不可避免要威胁到美国主导的原有国际秩序。
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时,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当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一般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1978年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平均人均GDP是490美元,当时中国的人均GDP连世界上最贫穷非洲国家的1/3都没有达到。当年中国经济体量1495亿美元,而美国GDP则是2.35万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只有206亿美元,对美国的贸易只有9.9亿美元,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
从1978年到1984年,中美之间的贸易基本平衡,中国从美国进口多,出口少。从1985年开始,中国对美出口增加,当年就获得6000万美元贸易顺差。此后贸易顺差一路飙升,2018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4192亿美元,近几年依然保持这个水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1985年只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0.3%,后来则是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50%以上。
中国的强大繁荣,看似是靠勤劳忍耐以及体制优势,与美国没有直接关系,但抛开意识形态的成见,就清楚地看到,没有美国输出外汇资金,沒有美国敞开市场,没有美国技术创新,今天的中国可资炫耀的东西并不是太多。客观而言,中国外汇储备几乎都是美国的贡献!是美国重构了中国经济,中国没有对美国持续的贸易顺差,财力不可能如此丰厚,国力不可能如此强盛,对外援助也不可能如此慷慨!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