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优势的争夺中,中国和美国分别走出了各自的独特道路》
作者:Manya Koetse
北京曾设定在2030年成为全球AI领导者的目标,然而,这是在ChatGPT出现之前。
2023年,在中国社交媒体的在线讨论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ChatGPT的崛起。
美国OpenAI公司在2022年底官方发布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直到2023年才因其极速增长在中国引起关注,此时,中国政府已经设定了在2030年成为全球AI领导者的目标。
在过去的十年里,AI在中国社会和数字文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从新冠病毒爆发以来,AI在学校、办公大楼和工厂中的应用更是快速推进。
AI面部识别技术在从公共安全到支付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智能眼镜和头盔使许多工人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在购物中心、餐馆和银行,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常见的视线。
鹰与龙之间的科技竞赛的结果似乎毋庸置疑,但随后出现了ChatGPT的挑战。
中国花了数月时间来推出自己的类似产品,但这些产品在多方面都似乎落后于它们的西方对手。甚至科技部长也承认,中国的聊天机器人在与美国的竞争中遇到了困难,这让中国网民疑惑——在即将迈入AI纪元的前夜,中国是否能主导这个时代。
专家和博客作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中国科技公司聚焦于快速应用化而非长时间的研发,这就是中国没有率先推出类似ChatGPT产品的原因。还有人认为,由于中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在中国训练语言模型更具挑战性。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由于政治敏感性以及中国线上环境的严格管控和审查,中国开发类似ChatGPT的平台面临更大的挑战。
2023年夏,中国政府为生成式AI提出了法规,要求AI产生的内容,无论是图片或文本,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削弱国家权力,伤害民族团结,也不能传播虚假信息。同时还要求AI服务提供商必须防止用户过度依赖其服务。
至此,许多中国科技公司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聊天机器人,但对于他们来说,在中国大陆接入ChatGPT——由于受到国家制定的许多限制而变得近乎不可能。比如试图向百度的Ernie聊天机器人询问关于中国领导层的一些简单问题,可能会导致对话立即终止。
在秋季,中国AI公司科大讯飞赴美上市后,由于其一款AI平板在帮助学生做作业时生成了含有对毛泽东的批评的文章,导致公司股票暴跌。这起事件给了科大讯飞的员工一记惩戒,也警告了互联网行业的其他参与者,他们的AI模型必须在中国严格管控的网络环境下,把所有操作都纳入规章制度之内。
然而,这些举动是否意味着中国的AI革命开始失去势头呢?并非如此。
不论是党派还是人民,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AI的进步都正在影响着全社会的方方面面。AI驱动的社交媒体、直播应用和电商平台在中国的数字经济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借助新的AI技术,老板们现在可以购买他们自己的数字人,不分昼夜地为他们工作并销售商品,给小型中国企业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这些深度假冒者在电商平台上的热度在2023年爆炸。
新的数字化员工不仅可以回答客户的问题,还可以感知他们是否在微笑,知道何时应该简短回答。一个这样的虚拟模型,被一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评为年度员工。
百度最近公布了其宏大的计划——通过帮助十万名中国农民通过虚拟直播销售他们的产品,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在与大型科技公司合作,向各年龄段的中国人推广吸引人的共产党宣传。国家报纸《人民日报》引入了一位虚拟主播。
尽管ChatGPT取得了成功,但过去一年已经明确表明,可能已经是时候脱离对西方和中国之间所谓"AI竞赛"的关注,而更多的关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法了。
中国注重在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之间取得平衡。由于中央政府对数字化发展的严格控制,使得关注点在于网络主权和集体支持,以及"国家和谐"和保留与党的权力。
相比之下,西方则更加关注那些倡导个人主义、个人自主、去中心化和全球化的AI应用,这自然引发了要如何在个人权利和广泛的社会利益之间取得平衡的辩论。
西方应用AI的方式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市场,反之亦然。
ChatGPT的到来将鹰与龙的独特道路暴露在世人眼前,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道路上展开自己的竞争。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从对方那里学习东西——我们只需要超越竞争的思维,跳出地缘政治一点看这个问题。
https://t.co/tLs9TOkhad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