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aways:
1. 国人对残障人士的歧视是深入骨髓由内而外清新爽洁不紧绷地展现出来的,展现起来自然得如同呼吸,老王的即兴发挥固然已经十分精彩,但你去街上随便接上抓一把都有充分潜力更臻完美。春晚看了没?赵本山喜欢吗?
2. 原因是在我们这头,教养的土壤里几乎没有任何残障人群的存在感,他们不是像空气一样根本不会在视线里出现,就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地、理所当然地成为被人取笑调侃餐桌余兴的对象,到了残障人群自己都无感麻木,不再认为是问题的地步。无数人痛斥老王是外宣,那是很不公平的的诽谤,因为以他能力有一百种其他方法活得远比现在名利双收,而如今他连顺利回国可能都有较高风险。我敢说他是真具有强烈职业热情、情怀与不弃努力的媒体人。那么为何那么多人会有如此感受?我的理解是,他身上常常散发出来的那股味道,有时隐约萦绕、有时相当对味。这次对于残障人士的戏谑模仿就很纯正,让我一看到就在内心感叹:太他妈正宗了。这种表演在我儿时班里会来事的活泼外向型男同学那里是隔三差五的家常便饭。是这种味道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印象深刻的外宣感,但那不是外宣,那是文化烙印、出厂设置,每个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在异国他乡能有多大变化、愿意多大变化,全靠自己自省修为或是社交人脉的运气。
3. 老王很可惜。他生活在日本好几年了却没有在这个环境里却没有得到这片土地上一样很好的东西,那就是对残障人士的尊重。日本有很多问题、有东亚国家的保守、男女平权改善的缓慢,但在对于残障人群的社会态度尤其是尊重、关怀和基础建设上,日本太多细节值得全世界学习。但这些似乎对他没有任何触动或者说影响。从小浸淫的文化力量之强大可见一斑,当然对于中国社会的洞见入木三分,却对中国以外世界的理解比较粗浅,或者说不知是因为语言沟通还是兼具其他原因,感觉似乎缺乏妥善的切入手法去理解其他世界,已有的丰富经验与学习手法在外面世界前面略显惘然。上次我在日本东京西太后那个炒饭面馆事件里就已经提到。这很可惜。要润,早些更好(咦,怎么会扯到这点上来了,打住……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