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24, 好文章:"我很痛苦地说香港已经结束了", 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耶鲁大学教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意外冲突:美国、中国和虚假叙事的冲突》一书的作者
经济活力不仅仅是股市。 但对于香港来说,市场一直是成功的象征。 想象一下,一个小城市国家拥有长期以来的全球第四大交易所(根据彭博社数据,目前排名第五),并且在 2019 年新股发行方面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让我痛苦地承认这一点,但香港现在已经结束了。 这座我曾经称之为家并视之为活力堡垒的城市,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却拥有世界上表现最差的主要股市。 自1997年回归中国以来,恒生指数基本持平,仅上涨约5%。 同期,标准普尔 500 指数飙升了四倍多; 就连中国大陆表现不佳的上证综指也远远超过香港股市。
香港的消亡反映了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国内政治。 回归后的头20年,政局相对稳定。 中国是一个被动的老大哥。 2019-20年,在林郑月娥的领导下,香港领导人错误地提出了与中国的引渡安排,引发了大规模的民主示威活动。 中国的回应是通过实施新的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家安全法进行镇压,粉碎了地方政治自治的任何剩余表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接管的50年过渡期实际上缩短了一半。
2019 年春天,民主抗议活动开始时,恒生指数的交易价格接近 30,000 点。 现在比 15,750 的水平低了 45% 以上。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最喜欢的自由市场已经受到独裁统治的沉重束缚。
第二,中国因素。 长期以来,香港股市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的杠杆市场。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经济陷入了困境。 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可怕的“三个D”——债务、通货紧缩和人口结构——与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周期性压力相结合。 这些力量引发了长达三年的熊市,导致中国沪深 300 指数较 2021 年春季的峰值下跌了 40% 以上。 恒生指数同期下跌了 49%,反映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以及该市对中国敏感的服务业受到的附带损害。
第三,全球发展。 2018年以来,中美竞争愈演愈烈。 香港已深陷交火之中。 此外,美国的“友好外包”运动给香港的亚洲盟友施加了压力,要求它们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 这导致香港与其许多最大的亚洲贸易伙伴之间产生隔阂。 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后果,特别是考虑到香港的外贸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192%。
对于香港来说,要摆脱这三项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没有什么简单的出路。 香港没有政治自由裁量权来制定自己的路线。 尽管中国经济因素可能有所改善,但我怀疑,鉴于劳动力萎缩和令人担忧的生产率前景带来的持续阻力,任何反弹都可能是短暂的。 我也没有看到解决美中紧张局势、促使扭转友好外包趋势的捷径。
当然,逆向投资者会辩称,所有这些坏消息都已经在超卖的香港股市中体现出来了。 中国最近的举措——一系列政府刺激行动、训诫和更换首席证券监管机构——可能会引发暂时的反弹。 然而,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需要从北京方面看到更多,而不仅仅是其陈旧的反周期策略中的另一页。 在此之前,香港很可能会陷入中国制造的陷阱。
我永远不会忘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第一次去香港。 尽管飞机降落在旧启德机场时令人恐惧且陡峭,但我还是立即被商界的非凡活力所吸引。 那时的香港人既有愿景,也有策略。 中国才刚刚开始骚动,而香港则完美地成为这场转变的主要受益者。
---- 斯蒂芬·罗奇没有说的一件事是:习近平的中国已经结束了。 只要习近平和他的共产党还在中国,情况就不会更好。
Source, Financial Times: https://t.co/obwHWmZ4t6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