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30日,日本陆军航空军第三飞行师团长远藤三郎少将率领27架零式轰炸机,低空飞行轰炸重庆南岸黄山蒋中正军事指挥本部“云岫楼”,两名卫兵当场身亡,四名负伤。当天蒋中正正召开各战区司令长官及参谋长最高军事会议,如果炸弹命中目标,中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史将大幅改写。
(苏德战争两个多月后 、太平洋战争爆发三个月前),日本轰炸黄山蒋介石指挥本部的情报,只能出自中共。理据如下:
一,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毛泽东曾反复要求中共中央南方局、《新华日报》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销毁所以电报密码、机密挡案及“国统区”工作人员名册,尽速返回延安。毛泽东已决定,不再维持与国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怕决裂不怕内战”,立即对国民党全面展开政治和军事进攻。因此,消灭毛的头号死敌蒋介石及其军事将领,具有最重大的战略价值。
二,远藤誉教授在其书中第七章,记述了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会见日本退役陆军中将远藤三郎情节。远藤三郎向毛泽东赠送日本军刀,毛泽东回赠齐白石竹画。并首次感谢日本“进攻”(最后一次致谢的对象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日本国比远藤三郎资历更老、影响更大、军阶更高者众多,初知外交惯例和礼仪者皆知,跟1931年到1945年全程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中级军官远藤三郎会面并互赠礼品,与毛泽东的地位太不相衬。其间必有特殊缘由,远藤三郎当年轰炸蒋介石军事指挥本部,应是最关键因素。
三,1939年,毛泽东、周恩来已经拥有向日本提供国民党重要情报的人物和渠道。远藤誉教授新书的中心人物是潘汉年。潘是中共情报战线仅次于“特工之王”李克农的人物,曾说动鲁迅公开支持“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介绍拥戴袁世凯称帝的筹安会骨干杨度加入中共,策动宋庆龄加入共产国际、两广军阀联共反蒋,以及与陈立夫谈判红军改编事宜,是中共情报战、隐蔽战的传奇人物。但潘汉年一生最重大的特务工作,是执行毛泽东皖南事变后“联日联汪反蒋”战略决策。他出入日本驻上海特务机关“岩井公馆”,与日本陆军武官影佐帧昭交往甚密,并两次晋见汪精卫,这使他1955年身陷“高饶反党集团”且必死无疑。
众所周知,汪精卫不仅是毛泽东的提携者,且是抗战时期毛泽东的重要联合对象。没有毛泽东的密令,潘汉年决不敢私见汪精卫,他也不会空手拜见毛泽东的政治恩人和反蒋盟友。毛泽东1976年死后的除夕夜,潘汉年与妻子仍被分离关押,他在《岁暮念妻》中绝望留言:黄昏人影伶仃瘦,夜半铁窗风雪寒。虽然中共在他死后五年为他平反并拍摄电视剧,但潘汉年恐难瞑目:其特务生涯的最高成,是1941年在上海向日本情报机关或在南京通过汪精卫向日本提供蒋介石的最高军事机密。——这一几乎改写中国现代历史的惊人事件,乃是中共所有情报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殊荣。
---被毛泽东、周恩来掩盖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作者: 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