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中国政府就一直在生气,生各种乱七八糟的气,什么都生气,你简直就没见过这么“愤世嫉俗”的政府。
哪怕是在教科书里,中国政府也在各种角角落落躲着生闷气,超气,永远生气,气到腿软,气到尿频……总之,永远愤世嫉俗,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巨婴。
为什么中国政府这么爱生气?
这并不简单是一种感性政治,而是威权政治的典型特点:威权国家总是利用愤怒来维持权威,用居高临下的亲切来表示屈尊和恩赐。在威权国家,权威之为权威,多少带有一点恐吓性质。这是中国平民心理上畏惧官员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更深层的原因,要直接追溯到五四运动中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首次合流,从那以后愤怒和怨恨就成了中共操纵感性政治的法宝。
等到中国大陆沦陷以后,愤怒和怨恨主导的感性政治迅速转变成丧心病狂、报复和滥杀无辜。这时候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悄悄排挤出去民族主义,整个国家忽然变得像苏维埃加盟共和国一样。
等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跟民族主义第二次合流,已经是1990年代中叶以后的事情了。这时候反帝国主义话语系统在80年代沉寂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复活过来,跟着复活过来的,还有五四运动左翼愤青的民族主义狂热。
清末民族主义並不是仇外的,反而是亲西方的,民国政府也有这种特点。仇视西方的起点在五四运动这个分水岭上,主要是其中的左翼群体,这些人大多受到当时盛行的反帝国主义和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影响。
至中国大陆沦陷以后,对于西方国家和西方文明的仇视,像野火一样延烧到80年代。差不多整个80年代中国都笑嘻嘻地跟西方国家眉来眼去直到1989年。
中国人愤怒的转折点发生在1990年代中叶“爱国主义教育运动”,才刚推行不到几年,中国社会的愤青就冒出来了。这些愤青像极了五四运动以后的左翼群体。
中国人靠愤怒活着,迟早也要靠愤怒自相残杀。要消灭中国人的愤怒,唯一出路就是自相残杀。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