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会推,发现王局还是比较强硬,其实他的潜意识里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就是他也曾经做过专题的李轩豪被质疑作弊事件,虽然也没洗脱嫌疑,但李轩豪用接近2年的时间完美证明了自己。但问题是,这个案例和姜萍事件,无论是从专业的角度,还是社会性角度,都毫无任何的可比性,我有必要来科普一下:
为了说的更清楚一下,我再补一个象棋里的王天一做参考。
李轩豪和王天一,都出现了被人质疑下棋作弊的情况,但与姜萍完全不一样的是,两人并非从小白突飞猛进到无人能敌,而是从小就已经是各自领域内的翘楚。08年李轩豪以状元身份定段,09年就是世界青少年围棋锦标赛青年组冠军。而王天一则在01、03、05年三获全国少年赛冠军,2012年更是更进一步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
李工和王工的专业基础能力,我相信在他们各自领域内,从小白到爱好者,再到专家和大师,无人会反对和否认。大家怀疑的只是他们为何对同行已经是顶尖水平的其他人,也能进一步断层碾压,这有悖常理和常识,是不是有可能借助了软件的帮助。
但时至今日,10多年过来,从深度学习到Transformer,AI的威力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知,借助AI来研究象棋围棋和提升棋力,已经从当初的偏门方法,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化的分支领域,甚至有进一步成为棋类运动核心组成的趋势。
王天一被质疑是因为他脱离了拜师学艺的象棋传统,自学+棋软训练,成为了全网独一份的无敌和不被理解的存在。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赛后被对手内涵,赛前被对手准备屏蔽器搞心态。但一次又一次的,王天一把同行其他超顶尖选手打到崩溃和不知所措。
其实放到今天来看,答案已然非常清晰,那就是棋软真的可以提升水平,真的可以带来另外一个层次的突破,这种突破,如果你不专门去研究,哪怕你是本领域的顶尖高手,你也难以置信。
而在围棋上,这种觉醒,也伴随着李轩豪的强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棋手所认知和认可,根据杨鼎新最新的信息,他在2022年底之所以质疑李轩豪,是因为他真的看不懂,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作为已经的世界冠军,并且朝九晚五认真下棋,下海量的棋,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追不上李轩豪的棋力提升,不能理解偶发的计算几十手的妙招。不仅他如此,其他顶尖选手也无法理解。
所以,前几年原本围棋圈子,柯洁是个人能力+研究棋软,碾压其他选手,而申真谞则是疯狂浸淫棋软,把自己搞的人工智能化了,到如今,李轩豪在用AI训练的过程中,可能领悟到更高层次的套路、理念和方法,成为了比申工还强大的存在。
但这种提升力,不是无线索的,不是不可触摸的,就连申真谞都说过,他觉得在AI之上还有很多东西是没有被发现待开垦的,所以在今后,一旦棋类人工智能成为一个专业化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员和选手参与其中,一定会诞生更多的规律和“天才”。
可姜萍事件是啥?她的提升有线索吗?有可触摸的轨迹吗?有能量化的场景吗?完全没有,她本次参赛,毫不夸张的做一个对比就是。
李轩豪,类似于一个原本跑10秒-10.1秒的选手,突然跑进了10秒,并且屡次获得了9秒9左右的成绩,大家质疑他吃兴奋剂了。
而姜萍是啥,则是也经历多很多考试,连二级运动员的标准(11.74)都没达到,只有13 14秒的低端成绩,完全谈不上运动员。然后突然参加比赛,跑出了9秒9,并且你看不到他任何日常的训练痕迹,而且他也明确告诉你他没有训练,就是很爱好,并且有一个跑11秒74的老师。
对于姜萍的质疑,不需要有任何学术和专业化内的幻想,因为现在大家怀疑的不是她吃兴奋剂,而且甚至这个怀疑的念头都不会有,因为没有这样的逻辑。大家只怀疑她成绩作假,距离作假,秒表作假,就这么简单。
最后说回王局的执念,事实上,在李轩豪和王天一洗清嫌疑的过程中,表现也是大相径庭,李轩豪是一言不发默默发奋图强,而王天一则是怼天怼地四处出击,在这种细微层面都有巨大差别,世间万物怎么可能用一层不变的方法去套用,王局这次过于刻舟求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