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治下的天災人禍如何淪為百姓自救?
中共建制75週年,天災人禍連綿不斷,有關方針政策,中南海75年裡曾經在黨史上留下了兩個傳統。
一個是1966年3月8日淩晨5時29分,河北省邢臺地區隆堯縣一帶發生了6.8級強烈地震,震中裂變為9度。次日強烈餘震還搖晃著大地,總理周恩來坐直升機已經趕到震中地區,他組織展開空前規模的抗震救災,援救人員達6.5萬餘人。他留下十六個字救災方針:“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產、重建家園”。
第二個傳統是1980年11月,中國政府告知聯合國,河北和湖北正分別遭遇嚴重的旱災和水災,數百萬民眾正處於饑荒之中。這一年夏季,華北、東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伏旱,受旱面積3.92億畝,成災面積1.87畝。與此同時,南方的長江流域多處洪水滔天。僅湖北一省的洪災就淹沒農田4283萬畝,糧食減產31億公斤,棉花減產265 萬擔。
《泰晤士報》點破中國這一外交舉措的重大歷史意義:這是30多年來中國政府首次要求國際援助!相比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華國鋒堅決拒絕國際援助的態度而言,這是改革開放後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政策的開始。
2008年汶川地震是中南海發揮兩個傳統的制高點。不僅有溫家寶兩次怒摔電話,對指揮不動的軍隊留下“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着辦!”的話。中國民政部“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在15省籌資金近7202萬人民幣;4550萬名中共黨員共交納“特殊黨費”97.3億人民幣,作為地震重建的部分資金。中國共接受50多個國家和地區、慈善機構、非政府組織的捐款達500億人民幣。據香港經濟日報2013年與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報導,汶川地震發生後,香港立法會撥款90億港元、半官方的賭博公益組織香港賽馬會捐10億港元、民間捐款130億港元,合計約220億港元。高達境外援助榜首。
近年,天災人禍繼續,但是中南海方針政策的兩個傳統,也在齊頭並退地一起消失。2021年“7.20“鄭州發大水,傷亡慘重,6天后,才聽到總理李克強搶險救災的聲音,20天后,大水退去,現場清理之後,才見李克強現身,這也成為”周恩來模式“最後的迴光返照。以後哪怕洪水滔天,近在門頭溝,再無國家級領導人奔赴現場。
去年是汶川地震15週年,中共官媒世界“百大汶川捐款”名單中,竟然不見捐200億人民幣的香港,捐50億人民幣的澳門和捐15.2億人民幣的台灣。這種以怨報德的行為不僅深深傷害了“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而且中共直接操控”境外“捐款的流向,使得中共政權喪失了國際公信力。
據中國官媒報道,汶川地震內外650億元捐款中有至少500億元去向不明,不僅是中國紅十字會貪污,各級官員都貪污。當前正在發生的北方大旱,南方福建省龍巖市、廣東省梅州市以及廣西省桂林市等地更是持續暴雨,百萬人受災,竟然發生“央視拍完,救災就停“的醜聞,政府無恥,災民完全靠自救,已經是中國水深火熱的現實。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