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反日变成作秀
一名大凉山支教老师上传一则短片称一名小学生因为写了“我爱日本人”字样,遭到该老师体罚。
这一做法竟然引起中国网友普遍肯定。
但有网友随即指出,这名老师在出镜时自己头上就戴着一顶印有美国国旗的鸭舌帽。
中国社会反日情绪随着短影音平台普及,越来越倾向于作秀。
这种作秀不但表现为近期民间大量粗制滥造模仿陈真电影暴打日本武士的桥段(典型特点就是由一部分人故意扮丑演日本人欺压中国人,另一部分中国人扮演英雄起来暴打日本人),还有就是利用反日作为噱头来吸引关注,比如铁头在靖国神社随地大小便和凉山支教老师作秀,都是很常见的作秀手段:用公开反日和“矫正”对日本观念来强化中日仇恨,最终收割民族自豪感。
反日不但成了一门生意,还成了中国民众集体无意识的游戏行为。
光是观看电视台大量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已经不能满足中国观众的胃口。中国民众于是开始频繁自导自演和故意作秀,就像象征性实现了报复日本人的愿望。
从人类学角度看,这种现象就是一种象征性满足和象征性征服,是极权国家民众怯懦和软弱的表现:一方面被专制政府压迫到毫无权利、毫无尊严,另一方面通过排外仇外实现象征性精神宣泄来实现一种掌握权力的崇高幻觉。
从精神病学角度看,这种集体表演,就像一种社会性精神分裂症:爱国和仇日已经变成一种精神疾病,一种集体幻觉和征候性发作,参与表演和作秀的中国人已经分不清历史和现实、现实和幻觉的差距——这些现象都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特征。
中国社会就像患上了“社会性精神分裂症”。这种危害迟早会通过“模仿犯罪”的形式波及到在华日本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