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国政坛正在分裂,分裂成由“习近平和他的小圈子”和“即将成为弃子的各级官僚”两大派别组成的对立阵营。
这场分裂,会让习近平走向文革。
若是跳出宫廷政治的迷网,从组织或者管理学的角度看文革,你会看到什么?
你会看到个人的成功和组织的溃败。
看到毛泽东一个人的成功,和当时被他视为敌手的党组织、 政府机构的溃败。
发动文革后,毛泽东成功从以刘少奇、周恩来为首的政府机构手中,夺回了“大权”。他通过大搞个人崇拜,不断发动整肃清洗,让理论上人数占优、资源占优的下属们无法团结起来,无力反对自己。
但他实际上做到的是什么?
是通过经营打造以自己为核心的“小圈子”在中共内部建立对自己唯命是从的派系,并用种种手段让自己这个派系“永远胜利”,完全压制了以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为首的政府机构本应拥有的组织度优势。
他是以一人敌一国。
在文革期间,国家是溃败的,政府是失能的,组织是失序的,政策是失焦的,整个社会在有政府的情况下陷入了在公共服务方面近乎无政府的状态,无数人因此饱受磨难,为此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的代价。
但血的教训至今没被吸取。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革?
让独裁者最无奈的事实,让一切专制体制都无法长治久安的最关键事实,是什么?
是管理学上无法打破的客观规律。
一个人是治理不了一个国家的。
一颗普通的大脑,绝无可能承担帝国庞大信息网络的核心服务器必须承担的天量运算任务。
一个人,一张嘴,就算言出法随,就算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他也不是神,不是全知全能,没法独力处理帝国所有大小事务,无法成为社会秩序的唯一来源。
但权欲又让他渴望成为秩序的唯一来源,让他竭力成为权力的垄断者,让他为了垄断权力,阻止权力在其他人手中被恰当的行使。让他把所有向社会提供秩序、提供服务的个人和组织当成前来争权的敌人。
让他连自己建立的政府组织都无法信任,无法容忍。
当江山初定,当政府在一众建设者的努力下运转渐入正轨,并因渐能独立运转而渐有相对独立的利益,毛泽东就开始感到了“大权旁落”。于是在权欲的驱使下,与“自己的”政府争权。
让我用一个今天的人才听得懂的比喻来说明他的心态吧。
他就象一个买下了特斯拉的车主,因自动驾驶功能的逐渐成熟,而感到AI在跟自己抢方向盘。于是他把自动驾驶功能当成假想敌,于是他开始破坏车身,想把AI从引擎盖下挖出来。
这是多么荒谬的事!但他做了。而且这种事,所有的独裁者都会想做。历史上所谓的“君权”与“相权”之争,无非如此。
对亿万国民来说最不幸的是,当“红太阳”开始与政府争权,在领袖与国家之间,只能有一个“胜者”。
文革,是一场毛泽东与当时的党组织、官僚体系之间的隐形内战,其结果,是毛泽东个人的胜利,也是党在组织层面的溃败和中共政权在政府层面的溃败。
不要以为只有出现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才是文革。
从管理学层面看,当领袖利益与国家利益开始直接对抗,当习近平个人开始与中共靠“惯例”保持的组织度对立,当习近平开始打造“小圈子”并力求让“小圈子”成为体制内资源争夺战中的唯一常胜者,文革模式就已在中共国复现。
只是,毛泽东确实能做到“以一人敌一国”,在他活着的时候,即使在他晚年病弱昏庸不能理事期间,仅凭积威,他也能实现对所有政敌的全面压制。直到生命的终点,他都保证了政府的失能,保持了个人对权力的垄断。
“四人帮”,也就是毛泽东的“小圈子”,在毛泽东反复清洗、扩充、再度清洗后幸存于他身边的派系成员们,是在毛泽东死后才被乍着胆子跳出来的反对者打倒的。
习近平照猫画虎,却未必能成功。
自乱世中拼杀出来的毛泽东,再怎么惑于权欲,再怎么被困在自己制造的信息茧房中,总归是具备一定现实感的。因此,他能经营好自己的“小圈子”。
可生为纨袴的习近平没有这样的条件。
他是个成功的破坏者,当他走上与毛泽东同样的道路时,当他为了揽权同样要迫使政府失能、组织失序时,他却未必能保持住小圈子成员对自己的绝对忠诚,更未必能压制全国所有利益受损者都不敢反抗。
毛泽东版本的“以一人敌一国”,是国家败了,但毛泽东胜了,他胜利赢得了垄断权力的地位一直到死。
习近平版本的“以一人敌一国”,却极有可能以两败俱伤收场。
国家会败。
中共政权会因其最高统治者试图与想循常规运转的官僚体系争权,因而丧失原有的组织度和行为秩序,被迫走向与文革期间高度相似的溃败状态。
但习近平也不会赢。
他无法建立起和毛泽东一样绝对的个人权威。
时代不同了。
习近平没有在战争年代和历次内部斗争中养出的积威,他的下属们也不再是出身草莽,满脑子忠君思想的文盲半文盲。
在他把一切搞糟以后,在政府被他折腾得象毛氏文革期间一样失能失序以后,人们不会象当年在毛泽东治下的臣民那样诚惶诚恐不知反抗。
甚至连他的小圈子,也绝不会象毛泽东的小圈子那样,不论毛泽东怎样揉搓都不敢稍生反意。
习氏文革差不多注定会烂尾收场。
但在那之前,在中共体制内部,会再次上演一场个人与组织的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