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今天在北京召开,北京城区如臨大敌,异议人士纷纷失联,像年迈的前媒体人高瑜女士又不知弄到哪里去了,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新华社发表万字长文,为习近平过去十年喝彩,不再提及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强调习时代的深化改革,至于改什么并沒有明确的说法,根据种种迹象显示,三中全会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扩大中央的权力,牢牢把控人事大权和财政支出大权,强化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大幅提高中央政府支出比重,同时减轻地方政府支出压力。
三中全会一再推迟,带来一种幻觉,以为党内存在改革和保守两种力量的较量,被压制的改革派利用当下的经济困境和人心思变,敦促当局顺应民意和历史大势,发动改革,解救目前困局。过去几个月,某些前改革派官员和体制内学者出来呼吁,必须进行力度更大的改革,海外也不时有两派斗争的消息流出。特别是资深改革派学者周其仁5月被选中参加由习近平在山东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似乎坐实了三中全会会改革的看法,一些评论把这次座谈会解读成中共为三中全会进行改革的吹风。
然而中共控制的宣传舆论工具围绕着三中全会的宣传非常明确为三中全会划出了一道红线,中央政治局会议说得非常明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六个原则,其中第一条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这并不是中央第一次强调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之前习近平讲过多次, “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那么,什么是改革的正确方向?那就是不能否定社会主义,习近平5月跟企业家经济学家座谈时就说过:“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
这就是告诉国际社会和关注此次全会的党内外人士,三中全会所谓的深化改革,大凡涉及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根本性的问题,以及涉及改革的方向、立场、步骤等重大原则问题,是绝不允许跨越雷池半步,也不允许犯颠覆性错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尤其是习近平的核心领导地位,维护习近平的绝对权威。说白了,无论改什么、怎么改,政治上的一人专权,是绝不能改变的。在这个前提下,为解决目前遇到的经济困难,可以有限度地针对具体问题放松某些控制,收缩一点地方政府的权力,这样的三中全会有什么值得期待?所谓改革要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纯粹就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把戏。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