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大跃进时期发表的有关死人的言语。我们相信,只要是正常思维的理性之人,从这些多次被提起的死人言语以及言语中满不在乎的口气,很难不得出这样一种印象与判断——毛泽东对人的生命的轻率与漠视。
下面两则事例发生在大饥荒灾难木已成舟之时与之后,毛泽东面对信阳几十万人饿死以及当着刘少奇 向他反映人相食罕象时的态度反应,使这一判断得到了印证:
“1960年10月26日,毛泽东看到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监察委员会四名干部关于信阳事件的调查材料。这个材料说信阳地区饿死几十万人,并介绍了农村的惨状。毛泽东只是轻描淡写地批了十几个字:‘请刘、周今日看,下午谈一下处理办法。’”(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第十九章pdf)
1962年7月上旬的一天下午,忧心如焚的刘少奇前往中南海游泳池向毛泽东汇报工作,被毛劈头一阵喝斥:“你急什么?压不住阵脚了?为什么不顶住?”刘直言相告:“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毛泽东却说:“三面红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你不顶住?我死了以后怎么办!”(刘源、何家栋:“‘四清’疑团”,载《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页90)
在整个国家已是哀鸿遍野、满目苍夷,刘少奇提出农村实行包产到户以挽救危局、解饥民于倒悬之时,毛泽东念念不忘的仍是“三面红旗”与身后之事。人民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与“三面红旗”,在毛心目中的轻与重,不言而喻。
这样的情形没有人愿意看到,但面对冷酷却真实的历史,我们必须学会接受。从大跃进到大饥荒到大死亡,历史发生的逻辑在可以决定历史走向的最高决策者态度的热冷之间隐然而定制,而链接历史的逻辑链条也就因此而得以获得复制与解读。
---萧象:毛泽东对于人的生命态度与大饥荒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