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1959年的冬天,安徽省无为县的一户农村人家,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她本来已经会走会跳了,由于极度饥饿,她的身体逆自然规律生长,又回到了婴儿时期,只能坐在小木车上。
她朦朦胧胧地看到八岁的哥哥在门外,便有气无力地喊道:“哥,回家。”
哥哥没理妹妹。小男孩正痴痴看一位叔叔喝粥。这位 叔叔他本不认识。49年之后,他家的祖屋突然变成公产,组织经常安排人住在他家里。每一个来者都是主人,日子也过得比原来的主人好一些。在这个小男孩的眼里,叔叔手捧的是琼浆玉液;叔叔每一口咽下的,都是生命之源。
小男孩看叔叔喝完了粥,没有分到一口。在这个时间里,他似乎又隐隐约约听到妹妹在喊“哥哥快回家”。到他终于一步一挨回到妹妹身边时,妹妹再也不会喊他了。她无声无息,冰冷僵硬。这个五岁的小女孩,连卖火柴都还不会,身上也没有一根可以划着取暖的火柴,就死于饥寒交迫。
妹妹的死,这个小男孩当时有什么感觉?也许有,但并不强烈。几十年之后,这个景象一直闪现在小男孩的脑中,他讲给家人听,讲给儿子听。每当讲这个故事,他都眼圈发红,声音哽咽。我每次听到父亲讲这个故事,都心痛不已。饿死的小女孩,就是我的姑姑。
---丁来峰 | 我就是那场大饥荒的死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