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竞选时叫嚣是一回事,当选后具体怎么做是另一回事。政客上台后食言的事情司空见惯,但仍不能不引起警惕:美国极右翼可能在台湾事务上对中国做出哪些让步?
太平洋跟欧洲对美国同样重要,如果硬要取舍,太平洋还是略紧迫一些。但其实美国就算三线开战都没问题,只是孤立主义发作的美国选民不同意。
美国现在极左翼和极右翼互相比刀子,两伙人还同样激进,中左翼和中右翼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不要以为保守主义就不激进。你看阿根廷米莱,既是保守主义阵营,其改革手段相当激进。全世界没几个保守主义阵营敢尝试那种手段,其激进性质跟列宁时代苏维埃差不多了,虽然列宁政权是十足的独裁,而民主国家不管保守主义还是左翼意识形态都在民主游戏规则里操作。
话说回来,美国极右翼挑战极左翼有一点互相抬杠升级的意思。就外交政策而言,现在两党极端化严重,不排除有剧烈摆荡的可能性。但就现在的国际形势而言,就算极右翼重新上台,也大不可能就说台湾死定了。
欧盟、日本和澳洲并不是仆从国家,在特朗普政府时代,美国孤立主义发作的时候,欧盟和日本都在竭力维持亚洲秩序。并不是说美国一换执政党,欧盟和日本就无条件顺从。特朗普时代,美国和欧盟、日本的贸易战恰恰说明,欧盟和日本并不无条件顺从特朗普政府的国际关系政策和贸易政策。
再者,如果极右翼上台,在美国社会分歧加重的情况下,反对党也可能竭力阻击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决策。这样,就算执政党想一意孤行,只要还尊重民主原则,就没有办法来个政策180度大转弯。这样平衡的结果就是,即使明年新一届政策出现偏向,出现180度大转弯的情况概率太低。
这一点在拜登政府时代已经很明显了。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民主党想援助乌克兰,受到共和党掣肘;共和党就拿援助以色列来跟民主党做交易。事实肯定比这样简化描述更复杂。这个例子是说,政策是存在斗争和交易的。如果担心白宫落到极右翼手里,那就从国会山扳回一局,这样才好掣肘美国政策180度大转弯。
不管怎么说,看政客放狠话看太多,煽动性言论谁不会呢?看太多政治斗争,政治家表面说的话、心里想的政治意图和实际上怎么做的经常不是一回事。对于政治家来说很正常,但是外界往往根据政治家嘴巴上说的内容揣测,搞得人心惶惶。关键还是要看煽动家有没有能力破坏民主政治游戏规则。
极右翼和极左翼都是祸乱,在民主政治原则下,如果不能阻挡某一方极端势力上台,那就竭尽全力阻击其政策极端化倾向。
只能寄希望于四年以后,美国政治极端化会不会稍微落潮一点,换上争议较少、不那么极端、更年富力强的候选人来修复社会裂痕。我个人对Nikki Haley还蛮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