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时代,老百姓逛王府井百货商店,四楼是上不去的,只能进一到三楼。为何老百姓上不去四楼?因为那里是专为中共高级干部和家属提供稀有食品和商品的“特需部”。挑选商品的房间设在百货大楼四楼七号房间,文革中被称为“黑七号”。
“黑七号”主要经营什么呢?主要经营绒绸缎、名酒名烟、高级食品、 名贵土特产和外国进口的电器、手表、香水等稀有商品,可以说在当时算是应有尽有。
“黑七号”的服务对象十分明确,就是所谓的“四副(副主席、副总理、副委员长)两高(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检察院)一元帅”。他们在这个店里享有各种特权:买东西不拿票证,价格低廉,还可赊购达四万元。
比“黑七号”低一个档次的特供商店是北京东华门外的“三十四号供应部”,专供行政八级以上的官员使用,主要经营范围和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特需部”类似,国外进口的名牌电器、手表、香水、白兰地、威士忌和珠宝首饰,俄罗斯产的黑鱼子酱、法国产的鹅肝酱基本上都有。国内的各种名贵产品,比如茅台、五粮也基本上都是从这里采购的。这里的黄花鱼,一斤0.46元。黑崩筋大西瓜八分钱一斤!个个像篮球那么大。
最底层的特供商店叫做友谊商店,友谊商店要远远比三十四号供应部和黑七号特需部著名,主要原因是上面两个商店是专供北京高级官员的,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而友谊商店不仅全国各地都有,老百姓想要蹲门口看看,商店的工作人员一般也不禁止。
从理论上讲,友谊商店是专供外宾、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际海员使用的,但实际上,商店里大部分商品都是内宾购买的,也就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高峰时期友谊商店90%的紧俏商品都是由内宾购买的。
---“三十四号供应部”
作者: 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