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是毛泽东的一大嗜好。在延安时,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教会了革命家们跳交际舞,毛泽东很快着迷,于是每周都组织舞会。到中南海后,跳舞的传统得到发扬,女舞伴主要由部队文工团选派,1953 年还专门成立了中南海文工团,团员从各大军区文艺团体选调,女团员的选调标准包括“面貌清秀、体态端正”。
彭 德怀对此有意见,认为是“选妃子”。1958年撤销了中南海文工团,但每周周末的舞会照常举办,1960年改为每周两次,直到文革第二年中南海才取消舞会。中南海 文工团撤销后,毛泽东的舞伴主要来自空政文工团,她们个个端庄秀丽,年龄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或高中生,每次舞会由中南海派专车接送,舞会结束后可以享用在外面吃不到的晚餐。舞厅旁边有毛泽东专用休息室,在这里舞伴可以单独聆听领袖教诲。
前面提到的陈惠敏女士,就是空政文工团演员,初到中南海时14岁。另一 位来自空政的舞伴刘素媛,初到中南海时18岁。这两人都与毛泽东结下了特殊关系。大名鼎鼎的孟锦云也来自空政,初到中南海时14岁,后来成了毛泽东的护士,直到毛泽东去世。
刘素媛结婚时,因为她是通天人物,叶群、吴法宪、以及空军的一些大首长都前来送礼祝贺,小汽车排满了大院,排到了胡同口的几百米之外。
毛泽东外出视察时,地方官员也投其所好举办舞会。在一次舞会上,一位地方官员甚至对一位小演员说:“主席很喜欢你,你就在主席跳了几支舞后,陪着他到走廊上的沙发上休息会儿。”
---《揭秘:毛泽东不为人知的奢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