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简体字世界不少人似乎相信政治不需要讲德性,大批简体字川粉甚至公开赞赏川普吹牛撒谎,好象越不要脸越有魄力。这不是美国政治的传统,更不是西方政治学的传统,而是一种流氓无产者品性。不幸的是,这种流氓无产者品性在中国风靡各个阶层,包括官僚和知识分子阶层。
从政治学鼻祖亚里士多德起,西方政治学就强调从业人员的德性,坚持政治家要讲智慧、审慎和中庸之道(一些不念书的简体字学者以为只有儒家才讲中庸之道),就是不走极端,向中间靠拢。
到了马克斯·韦伯还是讲这些德性,他打比方说,政治就是用钉子钻硬木板的工作,需要高超的耐心、审慎才能胜任。这跟亚里士多德讲的是同样的道理。这都是些从业德性,不是个人生活的私德。
美国的政治传统也强调从业者的这些职业德性,但在两党对抗的选举中,一方有时拿对方的个人德性做文章。历史上,每个总统和总统候选人都有个人道德瑕疵,但如果候选人的道德瑕疵超过当时国民良知的容忍程度,很难选上总统。
1980年大选,里根因为离过婚,还成为被保守派攻击的对象。当时的保守派把离婚当成道德瑕疵。但1980年的美国选民的良知显然远远超过了那些保守派人士的水准,他们把里根选上台。到今天,除了部分天主教徒,最保守的美国选民也不会再把里根离婚当回事。他反倒成了保守派的偶像。
克林顿当总统时,共和党一些人拿他的性丑闻做文章,要弹劾。但克林顿在选民中的支持率不降反升。到了川普,他离婚嫖妓趁老婆怀孕睡艳星在“保守派”那里都已经不再是问题,反倒被他们捧为“天选之人”。
同样是这些“保守派”却要拿贺锦丽年轻时的个人生活做文章。这不是什么保守传统价值,这是把女性当成另类对待的下作勾当。不管政治观点是左是右,一个人如何看一个政治人物,归根到底体现了他/她内心世界的底色,反应了他/她想做个什么样的人,想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