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周小舟在庐山会议上的整个表现,他是除彭德怀之外的另一个悲剧大英雄。他的下场悲惨超过了黄克诚、张闻天、也远远超过了李锐,而以田家英差不多。
小舟在庐山上以一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毅然拒绝了毛的诱供。
毛曾在8月1日给周小舟送了一本书,随书附了一封信。信中说:“迷途知返,往哲 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喜欢送书,也是毛泽东的一大嗜好[注9]。送书的用意因人因事而宜,有时极简单,有时极玄妙。
毛泽东送小舟书的目的简单得赤裸裸,“迷途知返,不远而复”的意思就是“赶快投降,检查自己,揭发别人,还给你一个官儿做”,但周小舟却无动于衷。
毛泽东约周小舟谈了一个通宵,他对小舟说,只要他写一个检讨,起来揭发彭德怀,仍然可以回湖南工作。
站在毛的立场上也算是“动之于情,晓之以理”了;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毛的这一番话只能算是利益诱供,实在不光明。
小舟垂泪对毛言:“主席,我不能写这样的检讨,彭总的意见书中有很多材料是我告诉他的,是我们动员他找主席谈的。我以为以他的身份向主席谈可以起作用,他才写的,我怎么能批彭总呢?”[注10]
毛苦口婆心,唇干舌燥,浪费了一夜的表情,顿感失望,眼睛一闭,挥挥小手道:“你走吧!”其实就是“挥泪斩马谡”,不过他却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答应照顾他的家小。
这一走,二人从此再也没有面对面。
1966年12月25日,毛73岁生日,小舟在广州又一次受完了不堪凌辱的批斗后,晚上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离开了人世,死时仅54岁。
周小舟为什么要选择在毛泽东生日的那天自杀呢?这其实与田家英选择在毛泽东的藏书房里自杀的意义差不多。
---1959年,庐山上的这出戏
作者: 胡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