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如果可以分上下集,与现在许多中国人看法完全不同的是:改革开放分水岭不是习近平上台,而是1989-1994年因镇压民主运动中断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以前和以后,改革开放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质:前者具有新自由主义改革性质,后者则是新保守主义路线。
我之前讲过,中国语境的新保守主义与西方完全不同:中国的新保守主义(王沪宁、萧功秦、吴稼祥、陈元那一代知识分子就是这种路线的鼓吹手)本质是左翼威权主义和左翼民族主义的混合物。中国这种新保守主义敌视自由主义,跟西方基于自由主义立场的保守主义完全不同。
如果就其政权延续新保守主义的改革开放路线来看,改革开放並沒有在习近平时代终结。恰恰相反,我之前在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习近平时代正在用改革和不改革对冲风险:习近平政府不仅在推动许多修修补补式改革,还在不断升级和強化不改革的领域。也就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不改革,而不改革的领域还需要不断強化才能对冲改革可能造成的风险。这才是改革开放现在呈现出来的样子。
不论是小修小补式改革, 还是升级和強化不改革领域,都是一种渐进主义的強化专制政权统治手段。之所以会出现同时改革和升级不改革的怪相,是为了防止出现托克维尔式改革悖论:旧制度政权,不改革会导致灭亡,改革会加速灭亡。
处在时代中的人往往看不清时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