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李老师跟五羊采访秦轩,秦轩提出了一个观点是中国年轻人在接触国际议题,有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倾向。
触动中国年轻人积极融入国际议题的有五个节点:美国大选、俄乌战争、以哈战争、万圣节和MeToo运动。
我先前在比较中韩民族主义的文章中提到,韩国年轻人积极关注国际议题,主动融入国际社会,这是一个很好迹象(韩国年轻人比中国更大胆、更前卫、更西化)。
虽然国际议题也在分化我们自己的族群,但是参与讨论国际议题,也在推动年轻人与国际社会形成不同形式的文化认同,包括共同价值观念的认同。
在胡锦涛时代,除了知识精英具有这种视野之外,极少有民众及时跟进重大国际议题,当时的中国社会就像是埋头干活的老实人,心态还相当封闭,也没有觉得国际社会与我休戚与共。
就我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来说,积极西化、主动接受普世价值、跟进重大国际议题,有助于为未来中国社会培养具有民主观念、开放视野、自由思想的新人类。
要实现社会变革,人必须先变。人不变,再好的社会也会难产。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