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部分90后00后,是不会有善终的,他们的父辈,对他们干的坏事……太多了。
⬇️⬇️⬇️
图片是2024年5月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现场,此事件造成48人死亡,30人受伤。
中国的高速公路标准…….你懂的
中国人看到这个,一定会发一些美国公路坍塌的图片来反驳。
但我想告诉他们一组数字:
2023年美国联邦对基础设施投了440亿美刀,各州投了850亿美刀,合计1300亿美刀。而英国建设一条高铁论证15年。建设容易,能产生正现金流吗?未来的维护成本谁来承担?
中国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万亿,包括地产和基建、制造业等,其中基础设施投了超过20万亿,仅交通+水利合计接近17.5万亿人民币。
中国这30年的基建投入,规模在300-400万亿之间,基础设施的高投入今后10年都不会明显减少。
虽然大基建趋于饱和,对拉动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但新的经济增长点找不到,消费增长停滞,基建停下来,GDP增速就会立即掉下来。
2024年,各地方政府仅交通基础设施,就立项达到10万亿,债务继续增长。现在中央终于开始印钱给地方政府化债,以前是“自己孩子自己抱走”,现在中央政府无可奈何,只能“全抱走”,而人大,就是橡皮图章。
这些年,铁道部长,铁道部总工,各地交通厅长……抓了多少?去年水利部财务司司长杨昕宇也抓了。环球网2016年报道,十八大以来水利系统近10名厅级官员涉腐落马……
中国的基础设施过度建设非常严重,建设规模巨大,持续20多年的高强度投入,且贪腐严重……质量堪忧……人会变老,建筑物不会变旧吗?
最后,没钱修,更没钱拆,钢筋水泥无法降解,拆除成本比建设成本还高,那就只能废弃,再说,这么一大堆垃圾,拆了搁哪儿啊⚠️看看美国底特律。未来中国的大批高铁、地铁、桥梁、机场、高速公路、水库、机场、政府大楼、工业区…….没办法,只能废弃。
我们计算一下,未来30年,这些基建哪怕需要每年3-5%的费用维护保养,每年至少需要15-20万亿,随着时间的增长,维修费用只会逐年增加。而2023年地方政府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才11万亿(+中央10万亿),地方政府的钱都用来维护基础设施?不干别的了?公共服务怎么维持,公务员工资还能发吗?随着土地财政终结及经济衰退,地方政府税收减少,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举债。
中国人,不但把后代赖以生存、休养生息的土地都盖上劣质建筑物,还把子孙后代的退休金都印出来花了,让他们背上巨债,留下几百年都无法清除的建筑垃圾。
根据测算,随着生育率暴跌,婴儿潮出生的人口大批死亡,2070年代,90后00后老去的时候,中国的总人口只有目前一半,大概7亿左右。
鉴于维稳需要,中国政府不会做出上述人口预测,但隔壁韩国的人口预测已经出来了。2072年,韩国人口在目前基础上由5200万下降到3600万,减少30.8%,届时韩国老龄人口比例占总人口一半。韩国的生育率目前全世界最低,但韩国生育率的下降速度远不如中国快。韩国是发达经济体,先富后老,韩国青年失业率低于中国,还可吸纳移民,韩国政府是一个生育友好型政府,福利优越,且韩国没有计划生育形成的人口断崖。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贺丹2023年发表的《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注重加强一孩生育支持》一文,指出一孩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性,她说,中国目前一孩儿生育率已经在0.5,95后00后婚育意愿低。在该文中,贺丹指出,一孩生育的萎缩和推迟是拉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中国总和生育率从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官方数字)。分孩次看,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一孩生育率下降将进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加剧生育水平下降趋势。
根据贺丹的数据👆一孩儿的生育率低,说明中国90后的婚育意愿非常低下,而00后只能更低。中国的生育率,短短4年时间,从1.52下降到1.07,这种下跌速度,发生在没有战争和饥荒的和平年代,人类历史罕见。随着生育年龄的不断推迟,不孕不育的几率也大大增加。综合各种因素来看,2070年代,中国老龄化程度一定比韩国重,人口减少50%,下降到7亿左右,一定会发生。而中国,这些年建设了足够20亿人居住的住宅,14亿人使用的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市政工程、办公楼、酒店、公寓…….😓
2070年,1990年之前出生的人基本死光了,1990年到现在,中国出生了5亿多人,从现在到2070年代的40多年,按目前的生育率下跌📉速度,中国再出生两亿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2023年,中国出生了不到420万女婴,如生育率跌到0.6以下,2050年代,这些女婴进入生育年龄,最多只会生产出250万婴儿,其中120万女婴。鉴于中国00后的婚育意愿低,就业率低,生活工作压力大,2030年代,中国生育率一定会跌破0.6。
1/2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