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三世界兄弟”有求必应
在中国对外援助中,“国际主义”是一面旗帜。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
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中国对“第三世界兄弟”的援助几乎有求必应。据外交部的解密档案记载:从1950年~1964年底,我国对外 援助金额达人民币108亿元。这些援助金额中,又以1960年~1964年我国最困难的时候用得最多。
在“文革”期间,“国际主义”更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坦赞铁路便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产物。尽管当时有中国官员认为近20亿元的投资远超中国国力,但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中国毫不犹豫地同意援建这一铁路。
到1973年,中国对外援助数额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最高时占国家财政支出的6%~7%”。
---六十年来中国对外援助了多少
---《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21期 钱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