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網發推之六十七
感謝王丹在讀何家棟!
何家棟先生是當代中國自由主義思想的導師之一。
他曾是老八路、北平地下黨,坐過國民黨時期的“炮局”。
49年之後是工人出版社的創始者,是當時的暢銷書《把一切獻給黨》、《趙一曼》、《我的一家》、 《方志敏戰鬥的一生》《胸中自有雄兵百萬——記毛主席在陝北戰爭中》的實際作者,他當年為工人出版社賺的錢,用大卡車往出版社拉。
1957年他因編輯出版劉賓雁文集《本報內部消息》,被打成右派,開除出黨。1959年以戴帽之身擔任李建彤小說《劉志丹》的責任編輯。1962年《劉志丹.一卷》被毛澤東定為“利用小說進行反黨,這是一大發明”, 何家棟因而被牽連進 “習仲勳反黨集團”。1965年他同全家人下放山東成武縣。文革被揪回北京批鬥,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一個自殺、一個被打死。
1979年,何家棟“右派”獲得糾正,腰系一根草繩帶全家回到工人出版社。擔任工人出版社常務副社長兼副總編輯。隨後出版了《劉志丹》三卷。
1985年,他創辦了文學雜誌《開拓》,創刊號刊登劉賓雁的報告文學 《第二種忠誠》。劉賓雁被整肅,《開拓》停刊,何家棟被迫告老還鄉——離休。
我就是這個時候,因為報導《第二種忠誠》認識了何家棟。第二年為了拍攝《鄧小平和現代中國》又認識了何家棟的兩位忘年交陳子明、王軍濤。
1988年3月,何家棟受于光遠、馮蘭瑞邀請,擔任《經濟學週報》總編輯。該報已經成立九年,一直默默無聞,何家棟接手不過一年,已經有“南導北週 “的聲譽。上海世界經濟導報和經濟學週報都是胡耀邦、趙紫陽稱讚的兩份改革派報紙。
1989年6月30日,北京市長陳希同向人大做《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多次點了《經濟學週報》,第二天,社科院、國家新聞出版署關閉了《經濟學週報》。
六四開槍前後,《經濟學週報》社級領導6人被抓,只剩老總何家棟救這個,救那個,根本救助不過來。這6個人中,陳子明、王軍濤成為中共認定的“動亂黑手”;我88年12月調入報社的第一篇文章,成了“動亂暴亂的政治綱領”,導致報社被封。還有一個人成為抓捕陳、王的叛徒。
進入21世紀,回顧一生,何家棟認為在《經濟學週報》的一年半,才是他依照個人意志,自由辦報時期。
2006年10月16日,住在北京同仁醫院幹部病房的何家棟一清早就焦急地等待,丁東告訴他,他的思想理論文集《何家棟文集》上下卷今天印刷裝訂完成會給他送來。一直等到中午,生命之光一絲絲退去,中國又一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倡導者和領路人,熬到了燈盡油乾,何家棟離開了他終生放不下的寫作和出版,與他的思想結晶《何家棟文集》失之交臂。
就在16日一早,當局搜查了丁東的家和印刷廠,飄著油墨之香的《何家棟文集》全部被沒收、銷毀。
今年是何家棟離世18週年,冥辰101周年。他的思想之光依靠重新出版的文集,燃燒起精神的火炬,繼續在傳播、在光揚。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