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越南改革的客观表述引起一些中国人不满,不知道他们出于什么心理。我对越南改革的判断是建立在与中国改革比较基础上的,先前对中国改革开放判断失误的西方则缺乏相似的参照对象,他们并不知道一个后共产主义国家怎么转型才可能趋向自由化。这是比较政治学优势。
现在越南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越南有趋向于政治制度化建设、加深经济自由化、防止经济结构性缺陷、弱化意识形态等改革举动。
中国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复活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控制力,不但中断了1980年代自由化时期探索,还转向了强化专制体制改革(却不进行政治制度化建设,而是更多依靠非正式权力干预社会各个环节,这给政治和经济秩序造成极大扰乱,提升了中长期发展的体制成本),经济开放领域看上去好像是放宽一些了,但是反而在放宽的同时把社会控制越收越紧,乃至扼杀了经济活力。
中国最严重的经济结构性问题源头也出现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从那以后中国可以说进入了经济大跃进阶段:急躁冒进的经济发展路线不顾成本、不计代价。结果不但造成经济结构单一化,用将近三十年时间都没有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根子就在于从制度上维持国富民穷的压榨型经济体制,而且政府不计代价地与民争利。
中国1990年代以后的所有改革没有一样是趋向于促进自由化和加深私有化改革的。
越南的情况与中国恰恰相反:越南不仅先着力进行政治制度化建设(而不是先搞经济大跃进),还有从制度上削弱国有经济、强化私有经济的趋势,而且越南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没有中国那样压榨,给自己留有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的空间(中国光是空喊消费驱动型经济20多年一无所成),这有助于越南避免经济发展的不可逆的结构性衰退。并且越南从建立政权至今也没有出现意识形态绝对主导国家的现象,至今越共领导人仍缺乏中国领导人那种个人崇拜和个人独裁传统,也不具有党内精神领袖的特点。
越南改革不是在强化专制体制,而是一边削弱专制体制、一边加强社会控制。这很好理解:加强社会控制是为了抵消削弱专制体制造成的社会冲击。
中国改革是不断强化专制体制,但是由于强化专制体制和经济发展矛盾,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又一边强化社会控制来镇压社会不满和维稳。
中国强化专制体制结果就是形成了高度制度化的极权主义模式,越南弱化专制体制反而是避免形成高度压迫性的专制制度。
越南革新开放1986年开始,略晚于中国,但是越南起步晚、发展慢,避免了急躁冒进的经济路线,而是在政治制度化建设上着力很多。现在越南政治制度化建设的好处开始显现出来:在经济发展窗口敞开的时候,降低了体制成本、扫清了发展障碍。
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最好的情况下,越南可能变成大号的新加坡,这已经是威权主义国家能够取得最好成绩了。虽然越南变成新加坡不等于就是民主化,但是新加坡如果要转变成民主国家是非常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