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升个人魅力?居然有技巧,后天可锻炼!
Van Edwards 著有畅销书《掌控魅力》(Captivate),教授了超过 400,000 名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上过 TED 演讲。
她个她的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例如快速社交实验等,观察记录人们在不同社交场合的互动模式,看哪些更有效。
她认为魅力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
这个秘密就是充分发挥你的肢体语言。
想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须同时展现“温暖”和“能力”两个信号。
人对彼此的第一印象82%是基于这两种特质。
能力策略侧重于展现专业性和自信,传递力量、可靠性、办事能力。
温暖策略则侧重于建立亲密感和信任感,传递信任、好感、友善。
可提升“能力”的肢体动作技巧:
1. 尖塔手势:将双手合拢,手指像尖塔一样向上。
2. 放松肩膀:让耳垂和肩膀之间的距离最大化,看起来更自信。
3. 眼神接触:句子结尾进行眼神接触,可强调你的观点,并让人感到你认真对待他们的发言。
4.轻微收缩下眼睑:可表明你正在专注听对方(没搞懂这个动作)
5. 使用降调:句子结尾用降调,更自信。
可提升“温暖”的肢体动作技巧:
1. 缓慢三次点头:缓慢地点头三次,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并表明你正在认真听。
2. 身体前倾:稍微前倾可以表明你对对方感兴趣,并希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3. 非语言桥梁:用手势、身体前倾、点头、脚步移动或递送饮料等方式,缩短你和对方之间的距离。
4. 握手时拇指朝上:可让你看起来更加自信,并避免给人留下咄咄逼人的印象。
5. 适当的接触:轻拍对方的肩膀或手臂
注意:肢体语言的解读要考虑文化和个人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但肢体语言往往比语言更直接和真实,比较难撒谎。
在 TED 演讲中,最受欢迎的演讲者平均在 18 分钟内使用 465 个手势,而最不受欢迎的演讲者平均使用 271 个手势。
要避免的误区:
1. 避免使用自动驾驶模式:不要问一些无聊的问题比如你是做什么的,最近怎么样?而要问:“你最近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吗?”“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
2. 过度追求完美:可能适得其反,让人觉得你缺乏真实感。分享一些你的小缺点或脆弱之处反而可以让你更具亲和力。
3. 过度强调缺陷:展现脆弱性可以增加亲和力,但过度强调个人缺陷可能会让人觉得你消极或缺乏自信。
4. 使用刺耳的语调:用刺耳的语调或“夸大”的说话方式会让人觉得你缺乏自信和力量。
5. 封闭的肢体语言:紧握双手、双脚交叉或身体蜷缩等封闭的肢体语言会让人觉得你缺乏自信和开放性。
6. 忽视倾听:魅力展现不仅仅是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倾听对方,并对他们所说的话表示感兴趣。
7. 避免进入Q循环:我们接收到负面信号时,会将其内化,并改变我们发出的信号,从而影响对方对我们的感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例如:面试时,面试官无意中表现出不耐烦表情,应聘者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内心开始紧张,说话变得磕磕绊绊,更加印证了面试官对其能力的怀疑,最终导致面试失败。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