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关注Luigi Mangione案件,注意到这起案件具有亚文化群体激进化特点。
亚文化群体暴力犯罪不是新闻了,尤其社群媒体在刺激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群体的激进化观点。亚文化群体不仅处在主流文化边缘,有部分群体还滋生出一些有反文化倾向的激进主义。
边缘群体在社群媒体上非常普遍,很容易扎堆儿和煽动网路暴力,之所以说他们是亚文化或者反文化,不一定指他们不为主流文化所接受,而是指他们实际上对文化观念或社会思想抱有一知半解、部分扭曲或者完全扭曲的看法,并且通常以极端的方式看待社会问题。
在美国社会常见的后理性主义、环保法西斯主义、加速主义、反技术主义等等都是常见的激进化的亚文化现象。这些具有激进化特点的亚文化通常将有偏执狂倾向的观点杂糅在愤世嫉俗的情绪当中,塑造成一种社会思潮的假象,其实根本不是社会科学的产物,而是对社会一知半解、部分扭曲或者完全扭曲的大众想象。
当然,也有完全与人无害的亚文化,比如二次元文化。这些群体基本上不存在激进化特点,但是他们通常对虚拟世界寄托了一种部分扭曲的情感,发生了认知与现实的错位和脱节,极端的情况会出现分不清虚拟二次元人物与现实的距离,进而表现出对虚拟世界过度依赖倾向。
中文社群媒体也一样出现了亚文化群体,有学者粗略估计有上百个这种亚文化群体(比如杀马特、鬼畜、萝莉、屌丝、Cosplay、玄幻小说、饭圈、腐女等等),而且部分群体也有激进化倾向,比如粉红、支黑、姨学、加速主义等等。发展不正常的主流文化也可能被当成亚文化对待,比如女权主义被贬低成女拳或者田园女拳,这又形成了女权主义的边缘文化。
在中文亚文化群体中,姨学无疑成了一门“显学”,与其他亚文化群体一样,姨学也以自己庞大的术语系统著称,而且是仿照学术概念创造的亚文化概念。
社群媒体深度依赖用户通常依靠社群媒体汲取知识和消息来源,他们的观念也是由占据社群媒体主流的亚文化群体塑造的,这时候亚文化群体在实际上承担“教育”社会边缘群体的任务。这使得一些激进的亚文化群体很容易形成一种格式化、僵化、刻板的认知观念,像条件反射一样用某些公式化的认知来看待社会问题。
这样的结果就是反智主义盛行,也就是说部分激进的亚文化群体,以一种游戏态度反对、曲解和破坏主流文化和真正的社会思想,不接受文化精英影响,抗拒文化精英意见,不管中国、还是美国,这种情况都一样普遍。反智主义渗透到社群媒体的各个角落,当人们义愤填膺地表达激进言论的时候,他们意识不到这些观念不但经不起社会科学推敲,甚至经不起简单的逻辑游戏反驳。但是这种观念很容易就挟持一个亚文化群体,把他们变得相当狂热,而且把自己的观念当成不容挑战、不可辩驳而且极其暴躁易怒的真理。
激进化的亚文化群体像是一个社会的定时炸弹,但是你不知道他们安装在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