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AI的对手,做它的骑手:普通人的AI生存之道
"AI会抢走我的饭碗吗?"——最近越来越多人会提出这个灵魂拷问
坦白说,这个问题角度有些局限。我们不该思考如何避开AI,而应该思考如何与AI共生
📈 AI能力的增长速度:一场静悄悄的海啸
看看METR研究机构的这张震撼图表。AI能力正以每7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疯狂增长!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数据
2022年,GPT-4刚出现时只能完成人类8-15分钟的任务。而现在最先进的模型(如图中的Sonnet 3.7)已经可以胜任人类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
按这个速度推算:
- 👉 2年8个月后:AI将能独立完成人类1天的任务
- 👉 4年4个月后:AI能独立完成人类1周的任务
- 👉 5年6个月后:AI能独立完成人类1个月的任务
这意味着什么?5年内,大部分线上工作很可能被AI重塑或取代
但这真的是坏消息吗?对聪明的创业者来说,恰恰相反!
💡 换个思路:不与虎谋皮,与虎共舞
与其担忧AI会"偷"走什么,不如问自己两个更有价值的问题:
“哪些领域会因AI发展而被加速?”
“哪些领域会因AI发展而被取代?”
这就像当年互联网兴起时,聪明的商家不是去抵抗电商,而是思考:"我如何利用电商来扩大我的业务?"
🎯 三大战略:与AI共生而非竞争
1️⃣ 成为工作流设计师
想象你是一位乐队指挥,而AI是你的乐手。你的价值不在于亲自演奏每个音符,而在于:
- 任务拆解:将复杂项目拆分成AI能轻松完成的"乐段"
- 流程整合:设计让多个AI协同完成任务的"乐谱"(组装AI工作流)
- 结果验证:确保最终"演出"达到预期标准(评估、纠偏、改进)
比如,一家小型设计公司不必雇佣5位设计师,而是培养2位擅长指挥AI的"设计导演",他们能产出10位设计师的工作量,质量还更稳定
2️⃣ 拓展能力边界,整合新业务
作为程序员出身,我意识到仅靠技术视角远远不够。于是我开始学习营销、增长、内容创作——拓展能力边界
当AI解放了我们处理"常规任务"的时间后,我们有更多精力去:
- 发现新需求
- 设计新业务模式
- 创造新的供需连接点
想象婚礼策划师的未来:AI可以完成预算规划、供应商筛选、流程安排等80%的工作,而策划师则可以专注于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设计、情感共鸣和创意策划
3️⃣ 别造AI轮子,做AI生产力的桥梁与放大器
这是最关键的思维转变:AI不只是工具,而是新时代的生产力引擎,商机在于将AI引擎精准连接到渴望提效的用户手中
想想看:
- AI套壳工具(如OpenRouter、Monica)不是在创造新工具,而是让现有AI工具更易用
- AI教育服务(如https://t.co/2gavXr3D7v)不是与AI竞争,而是帮助人们掌握AI
- AI垂直应用不是取代AI,而是针对特定场景优化AI体验
这些业务与AI呈乘数效应——AI能力越强,它们的价值就越高!
✅ 行动指南:从今天开始的三步走
如果你正在考虑AI创业赛道,不妨尝试:
1. 绘制AI能力地图:列出当前AI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可能在1-3年内能做什么
2. 进行"放大镜测试":问自己"如果AI能力放大10倍,我的业务会被摧毁还是被放大10倍?"
3. 建立AI增强思维:每次遇到问题,不要想"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想"我如何设计一个系统,让AI来解决这个问题"
记住:与其恐惧AI浪潮,不如学会冲浪。普通人的AI创业机会,恰恰在于找到那些能与AI共生、共舞的位置
AI正在重写游戏规则,但决定如何玩这场游戏的,永远是你自己
本文作者:@StephanCptMax
校对及润色:Claude-3.7-Sonnet-thinking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