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宣布的新关税政策下,全球贸易体系的旧格局即将瓦解。
是的,你可以把这份长长的税率清单看成美国对全球的“漫天要价”,你可以期待美国自己的经济也因此遭受重挫,美国的商家和消费者也因此受到惩罚。
但此刻一切才刚刚开始,此刻受影响的各国只能“着地还钱”。
各国对全球贸易体系旧格局的依赖, 和在维系旧格局的尝试中的议价能力,即将无遮无掩地暴露在大众眼前。
人们会发现,最依赖美国的国家,本国民众消费力最弱的国家,就是最缺乏议价能力的国家。
在露出恶霸嘴脸的甲方面前,乙方只能伏低做小。
屈辱吗?悲愤吗?
但你为什么做不了甲方?你的国民为什么没有消费能力?是因为你的国民已经被你在精神上在能力上阉割了,在经济上被剥削压榨到除了债务一无所有了吗?
呵呵。
这份关税清单想必不会是全球贸易体系新格局的定稿。接下来,会有许多围绕着税率的游说、谈判,会有许多在美国与受影响各国之间的争论和妥协。
在这一切发生之后,全球贸易体系的新格局会再次成型。在最终的定稿里,税率会按各国议价能力,按美国经济对它们的依赖程度,重新排出顺序。
我相信美国经济会受到负面影响,但在这场冲击中,美国绝不会是损失最惨重的。
全球贸易体系不会因为被迫进行格局调整就在短时间内彻底瓦解。
它牵涉到太多人、太多利益,这些人不会坐以待毙。
但这些人逐利而生,逐利而动,他们的利益立场远非一成不变。和团结起来站到川普的对立面相比,更有可能发生的事,是他们纷纷调整自身的利益立场,在全球贸易的新格局里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可以去占据的位置。
对反川的网友来说最令人生气的事,就是吃了川普亏的这些人会跑去“捧川普的臭脚”,会积极促成新格局的形成和稳固。
可在商言商,谁也不能意气用事。
所以务实的人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在一轮轮的谈判过后,最有可能形成的新格局是什么样子,最值得自己去抢占的位置是哪个。
我想,要让低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是近乎不可能的,即使这是川普的执念。
但要让低端制造业回流到离美国最近、最友好的国家则不那么困难,例如让许多工厂搬迁到南美,搬迁到南美那些和美国关系最密切,最愿意表达对川普政府的顺服的国家。
作为一个试图让美国成为超强帝国的总统,川普不会拒绝这样的方案——在邻近美国的地区,一些国家成为“卫星国”式的存在,承接美国在本土较难满足的需求,和美国本土形成共生关系。美国可以象曾经的苏联那样,在政治上对这些“属国”的政权有极强的影响力,由此保证美国利益在泛美国势力圈中得到充分保障。
美国选民对低端产品的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可以由这些在政治上完全接受美国操控的国家满足。
从安全角度看,南美是美国的“后院”,若在南美至少一部分国家里完成了这样的改造,美国的“后院”将不再有起火之虞。
和低端制造不同,中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是真的有可能“回流”或者说搬迁到美国的。只要这些行业能持续提供高薪岗位,只要美国政府愿意提供工作签证,不论工厂原本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连人带设备搬到美国都绝非“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不愿搬迁,那么在南美国家的“投靠”示范下,在政治层面接受美国的控制,表示臣服以换取美国的信任,对日本、韩国、台湾这样一向身段柔软的国家来说,也不是什么“付不起的代价”。
在全球贸易体系格局即将重塑的当下,我们需要明白,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们对全球产业链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他们想要的就是安全,就是整个产业链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他们想要的,是产业链不象现在这样,大部分被中共国掌控,被不受美国政府控制的政治力量掌控。
通过这一轮关税战和接下来还有可能发动的其他攻势,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们会重夺美国对全球产业链的控制权。
在“漫天要价”的当下,川普嘴上说的当然是更夸张的目标,例如让全球产业链收缩并重新布局到美国本土。
但“着地还钱”的结果显然只会是全球产业链的受控,而不是回归。
我们需要务实地承认,即使川普团队有许多显得不够专业、令人侧目的骚操作,假如他们最终想达成的目标仅是通过促成重新布局让全球产业链“受控”,他们是办得到的。
而在搞清楚状况的国家和地区纷纷迎合其需求,表示臣服之后,不肯臣服的国家和地区就会被“放弃”,被排挤,在全球贸易体系的新格局中没有一席之地。
是的,这些被抛弃的国家可以“抱团取暖”,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小圈子。但他们会丧失因与美国建立贸易关系而获得的现代性。
如果他们没有凭自己的力量,在文化、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维持现代性的能力,这些国家将回到与美国建交前的样子。
我们都知道,那会是个无法与今日之美国相抗衡的样子,是个无法对美国造成威胁的样子。
如无意外,那就会是中共国及其亲密盟友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