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回忆
我以前曾经有一个极出色的下属,“研发部经理” ,一个东北妹子,酒量好,情商高,不懂代码的纯管理角色。 她最多的时候管了600多个开发人员, 下面的程序员都特别服她,因为她很善于给程序员争取福利,也很善于通过管理手段让程序员可以“安心写代码” 而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和各种资源压力。 程序员们普遍觉得 有她在,大家的工作干得更舒服,糟心事更少了,因此都很拥戴她。
她是我提拔起来的, 本是产品经理,因一个由老板亲自带队的特殊临时大项目而组建的精英团队的一员, 后来项目结束,老板让那个团队的人自己选择离职或者在公司寻找合适岗位, 她于是找我谈,然后做了 质量和测试部的经理,管测试。
管了半年,她来找我,说她觉得不喜欢这个岗位,想换个环境锻炼,我问她你做了什么准备工作了? 她说她考了项目经理证,PMP正在准备考。 我说行, 你把冲刺模型熟悉一下, 下个项目你来当冲刺管理员。 然后以此为契机,她渐渐一个两个项目后变成了项目经理。
因为她对所有事情都管理得很细,尽可能量化,(这太累了)甚至程序员实现功能的时间她是用“小时”做单位的(而其他项目经理最多管到天)
结果就是她创造了一项空前的记录, 经手的所有项目全部按时交付,在部门经理的竞聘中,也顺利战胜了一个在公司干了很多年的程序员项目经理, 成了研发部的老大。
恰逢公司组织架构改革,测试、质量、产品等都合并到研发部成为二级部门, 她因此成为技术中心里权力最大的人之一(另外一个跟她平级的是 运营部(数据部、硬件部、采购部、运维部合并到运营)的老大 ,也是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监事。 他们两人向我汇报, 但基本上我是“被架空”的, 因为运营的老大跟我都在高管会里(公司里下面的人戏称“四人帮”), 而她的工作太出色,出不了问题,根本无须我介入。
公司里,如果有新招聘来的技术人员, 一般来说私下里都说 CTO 被架空了 😂
我每天只需要在自己办公室里干些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 ,偶尔到大厅溜达一圈。
CEO 说,“你们两个真是天仙配合”, 她做所有事情,我啥也不干,在公司里当吉祥物和精神领袖 😄
我丝毫不担心她会威胁我的地位(毕竟她不懂技术,只懂管理,哪有不懂技术的CTO)所以毫无保留地放一切权力,只要她能hold得住都给她,包括招聘。
她也很明白自己不懂技术,所以公司必须有个很懂技术的老大来当吉祥物让下面的程序员 “安心” … 出了技术问题有人兜底。
CEO 很明白她的立场是保护自己的兵,让兵听指挥战斗。(而不是维护公司利益, 她维护的是研发部利益, 如果有什么责任能甩锅的话,她可能会为了部门kpi 而置公司核心重要利益于不顾,只要这个锅给销售或者运营去背…) 所以需要有个维护公司长远利益的CTO在关键时刻扭一下。
她听见新员工们议论她“架空CTO”的留言时, 哈哈大笑 “我就是把老板架空了,我也架空不了CTO啊,我有这本事吗?”
于是维持了一个特别稳定的结构组合, 那几年时间里,项目一个一个顺利, 我省心地有大量时间跟CEO讨论他的商业计划书和融资计划, 讨论公司技术栈长远规划和人员梯度建设, 讨论研发的企业文化, 做新技术预研,参加各种行业会议…
直到她有一天来问我, 她是否应该学代码。 我说,你现在都三十出头了而且不是科班出身,现在学代码能解决你什么问题? 她说希望自己会代码的话,能提前发现一些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不至于后面来爆发。 我说,Jimmy (公司程序员里的技术核心)都发现不了的问题,你来发现?你觉得你得学多少年才能做到,这个投入产出比怎么样? 回去想想你需要什么。 她回去想完,第二天向我表达了离职的意愿,她说她要去创业,她老公也支持她。
我问了她的计划,她说她想给自己镀一下金,这对创业有帮助,她要离职去一家头部的大企业混一小段时间,给个人履历镀个金,然后自己单干。 然后跟我讲了她的整个计划和步骤,完全就是她的习惯,每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有理有据。 虽然很想挽留,但我知道不能阻止一只鹰想飞的心。
后来她果然如她的路径计划的走, 有一天我去平安银行总部谈一个项目,在他们送我出来的时候在电梯口遇到了她, 她在平安银行当项目经理,这就是她准备的“镀金”, 送我的人问,你们也认识呀? 她说:这是我以前的老板,带我出道的。 捧足我面子,并后来对我拿下合同起了不小帮助。
然后她从平安银行离职,却遇到了疫情,创业之路也因此耽搁了。
疫情后有一次在星巴克遇到她,说环境不好,所以再多打两年工,环境好了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