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随想:《世界经济导报》事件
悼念胡耀邦的座谈会
老胡逝世之后不久,《导报》跟《新观察》联手,于4月19日在北京举办了悼念胡耀邦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除了《新观察》的主编戈扬女士(俺在前一帖提到过她,列位看官应该有印象)和《导报》北京办事处主任张伟国,还邀请了不少知名人士 (胡绩伟、李锐、于光远、苏绍智、严家其、戴晴、陈子明等)。
在座谈会上,严家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和戴晴(光明日报记者,叶剑英养女)的发言比较尖锐。
严家其谈到说,党的最高领导人的权力更替没有实现程序化,完全取决于少数高层人士的个人意志。胡耀邦就是这种体制的牺牲品。
戴晴谈到说,党的历任总书记大都没有好下场,从陈独秀开始,一直到胡耀邦,都是如此。
钦本立当时在上海,没有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的内容是通过张伟国汇报给他的。钦本立对此次座谈会很重视,要求把所有的发言都刊登出来,总共用掉5个版面(这在《导报》历史上前所未有)。
钦本立与江泽民闹翻,《导报》被接管
◇4月21日
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是江泽民,听说《导报》要开辟专栏,大幅报道“胡耀邦座谈会”,非常紧张(当时北京/上海的学生都开始闹起来,老江怕出啥乱子,会丢官)。于是老江就派他的亲信曾庆红(市委副书记)和陈至立(市宣传部长)去审查。4月21日下午,这两个亲信找到钦本立,要求看即将出版的439期《导报》的清样。看完之后,曾/陈二人认为:严家其和戴晴的言论太敏感,需要删掉。但是钦本立坚决不同意,说:出了事情他个人承担全部责任。双方相持不下(顺便插一句,如今哪个报纸的总编敢这么牛B?)。
◇4月22日
既然手下的马仔搞不定,老江只好亲自出马。为了给钦本立施加压力,还叫上了汪道涵。汪道涵是何许人捏?此人曾担任上海市长,是江泽民的老上级,跟江的关系密切(老江就是靠他提拔,才升官的);另一方面,汪道涵跟钦本立也有十多年的交情,汪还是《导报》的名誉理事长。
到了报社,江汪二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三人争执了很久,一直到了晚上,钦本立让步,同意删掉500字的敏感言论。
◇4月23日
谁曾想,4月23日早上,江汪二人拿到的第439期《导报》,依然是未删节版本。据说汪道涵气得破口大骂,宣布跟钦本立绝交。江泽民当然也很恼火,责令有关部门把已经分发出去的那期报纸强行收回。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有相当数量的报纸流传到民间(下图是那期报纸的照片)。
可能有些同学比较好奇,想知道:钦本立既然已经答应要删节,为啥最后出版的依然是完整版本?据俺看到的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说法1:因为22日谈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等到钦本立回到报社,通知印刷厂的时候,已经有部分报纸分发出去了。
说法2:钦本立故意用缓兵计拖延时间。
◇4月24日
那段时间,外国记者的嗅觉都很灵敏。第439期《导报》没有正常发行,立即引起外国记者的注意。到4月24日,多家外国媒体(美国之音、纽约时报 等)都纷纷发布了《导报》脱期的新闻。外媒还猜测,《导报》报社已经被上海市政府整肃。
其实捏,当时的老江仅仅是要求追回那期报纸,尚未出重手整肃《导报》。因为《导报》一直被认为是朝廷改革派在民间的喉舌。而当时朝廷高层的改革派和保守派势均力敌,总书记老赵也是改革派。在这种情况下,老江还不敢对《导报》轻举妄动。
◇4月25日
这天,朝廷高层传达了邓小平的讲话。老江是个见风使舵的官场老手,他一看老邓的讲话,就明白政治风向标要转向了。于是,他也跟着强硬起来,准备对《导报》下手。
◇4月26日
老江召开党员干部大会(有一万四千人参加),通报朝廷的《4·26社论》。就在这个会上,老江以违反党纪的理由,撤掉钦本立的职务,并宣布接管《导报》编辑部。以下是当时上海市委的通告:(摘自《八九民运史》)
鉴于《世界经济导报》总编辑钦本立同志严重违反纪律,市委决定:停止钦本立同志的《世界经济导报》总编辑、党组成员职务;并向《世界经济导报》派驻整顿领导小组,由刘吉同志任组长,孙恒志、张家俊同志为成员,马达同志任顾问。《导报》整顿期间,由整顿领导小组主持《导报》工作。
以上就是震动全国的“《世界经济导报》事件”的简要经过。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