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一场不计代价的豪赌。中共希望效仿日本和德国走科技带动经济的富强道路,但日本和德国并不存在中国式举国体制,其国内也不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低收入群体过度庞大的问题。
再者,科技不是生产力,也不想当然就转化成经济效益。等科技狂热重重地摔在地上,中国的经济就走投无路了。
新质生产力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来说,是完全忽视市场规律、政治凌驾经济的结果,是回避政治缺陷造成经济发展桎梏——市场碎片化是怎么来的?——的最大现实。
中国现在已经不可能制定经济恢复的长期方案(它的所谓长期方案就是新质生产力),因为已经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余地。科技需要的环境,不是举国体制轰隆隆地烧钱,而是学术自由和宽松市场环境,否则科技并不必然转化成经济效益。
中国社会当然还有巨大的经济潜能,比如私营部门和消费社会的潜能就没有开发出来,但在中共政权现有体制之下,这个潜能始终开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