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基本养老金普遍提高2%,对于养老金超过一万元和养老金3000元上下的人来说,心情是不一样的。相较于前几年:2022年上调 4%,2023年上调 3.8%,此次2%是20年来最低的增幅。对于退休职工来说,每月增加50或60元对城市中老年人一个月水电费都不够,更别谈增加消费拉动消费了。而党政机关退休干部享有医疗补贴、各种福利等,每月增加200元意义也不大。
为何只涨2%?主要是财政空间紧张,各省养老金存在支出压力,2023年多个省出现收不抵支(尤其是东北地区);还有当前经济低迷,年轻人就业困难,大规模提高养老金会加剧代际对立情绪;这种试水式让步,更多是为了安抚前朝遗民,老人群体高度政治敏感,可以缓和不满情绪对冲社会风险,同时避免带来财政崩溃或代际矛盾过强。
根据人社部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24年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数接近3亿,每年新增退休人员1200万人以上。截至2024年底已办理退休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1.5亿人。其中大致分为三类:机关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城乡居民退休人员。
机关公务员养老金替代率高达在职工资的80%–90%。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约为企业职工的1.8 倍,机关公务员为2.5倍。若按企业职工平均退休金3000元推算,机关单位约为6500元,事业单位为 5400元。而城乡居民(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更低。以北京市为例,2023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月924元,老年福利养老金839元 。全国平均水平估计在500–900元/月之间。
机关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约占全部领取基本养老金人数的20–25%,规模在3000–4000万人。企业职工退休人员约占30–35%,规模4500–525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人数占比较高,约40–50%,规模 6000–7500万人。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