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称赞!我们现在还保留着当年涉河侦察的照片和视频(只是在旧电脑里,懒得去翻找了)。那次与我同行的,还有一位来自烟台的“滑溜先生”,一个小老板。他因为特别单纯而勇敢,我们那次夜探东师古村侦查地形回来后,他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营救设想。2012年4月,他花了五万元买下一架当时的无人机(性能可能还不如现在2000块的入门款),打算用于高空侦察和行动指挥。他的设想是:提前踏勘路线,设计一次声东击西的快速营救,把陈光诚直接抢送进北京大使馆。整个方案预算一百万,一半用于贿赂村干部和看守,然后用 召集不知计划的 50 名志愿者,分做七八组,从不同方向分散看守注意力。四五个勇武有力的行动者冲入救人。五六辆车分头接应、掩护、迷惑,调动路线和节奏,争取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营救。
我们大概密谋商量了一个多月,连预警信号、接应口令、营救路径都认真讨论过。正当我们准备在某个周末用无人机进行地形航拍时,陈光诚却奇迹般地自己逃了出来。计划因此终止。
回头看,按照我们当时的综合素养,多半还没实施就会被逮捕了。但计划未遂,只是意图与筹划,那时候可能会被拘留半个月,未必会判刑。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段往事如今说起来也不再敏感了。但每次回想起那一段时间,仍不免心潮澎湃。那是一种真正热血沸腾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却愿意无条件扑上去,哪怕只是为了一点点希望。如今看来,简直像一场介于青春与信仰之间的梦,一场混合了正义冲动与莽撞勇气的人生奇遇。这与陈光诚今日的状态无关,只关乎曾经为了捍卫一个陌生人的自由、权利与尊严,生命的意志因为朴素的正义感而炽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