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之下的社会风暴
北京时间8月4日,江油市爆发了一场因反学校霸凌意外引爆的抗议浪潮。
这起抗议活动起初并不一定会发生。起初由江油市政府唱红脸与市民沟通,跟着绵阳市出动警力唱白脸,不分青红皂白袭击聚集围观民众,造成多人受伤。
从社会运动史和政治学角度看,我们应该怎么认识这场抗争活动呢?
1. 江油抗争活动,与许多社会运动引爆点很像,他们起初都是跟政治毫不相干的日常纠纷开始的。江油抗争的直接导火索是一起学校霸凌案件。起初引爆阿拉伯世界茉莉花革命的导火索则是一个小摊贩因警察执法不公愤而自焚。
但江油的情况还要不同一些,因为抗议者起初并没有政治反对倾向,事情本来趋于平息,但绵阳警方突然绕开江油政府,直接不分青红皂白地粗暴镇压围观民众,立刻引起民意反弹。
可以说这起对峙活动是由镇压引爆的,这从一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维稳系统处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过度紧张状态,对一些风吹草动就反应过度。
我们不能低估每一次因非政治因素引爆的抗议活动,因为很大一部分民权运动或者公民抗命活动通常就是从非政治诉求开始的,因为社会不公和正义缺失更容易引发社会的普遍共鸣。极权国家的反抗活动,很少有为了普遍的政治权利和民主诉求而起来反抗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具体的公共事件引爆压抑已久的民愤。
2. 一个非常好的迹象是,江油抗议活动遭到暴力镇压后,中国内网出现了“冲塔”现象:网友涌入各地警方或者地方政府社交平台评论区,发表热冷嘲讽或阴阳怪气言论表达不满。这是各地民众响应社会运动的好迹象,以前的抗争活动也有类似的“冲塔”行为发生。
我们需要继续鼓励中国民众以力所能及的最低成本,形成网络互动,不管是用网络行为艺术,还是故意阴阳怪气,坚持表达反对意见和积极响应其他抗争活动,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社会互动氛围,也为未来我们正在筹备中的反对派政治运动创造条件。
3. 抗议者的同理心和共情心理,在江油抗争活动中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不少民众在鼓舞参与者和跟警方辩论的时候频繁提到:假如你自己的子女遭到霸凌,你会怎么办?
这种用同理心和共情来动员社会情况近年多次出现,尤其在遭遇社会不公的时候,响应者的普遍反应是如果轮到我怎么办。
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升高是一个好迹象,这为形成社会运动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社会联结自有其自身特殊的动员模式,其中一个关键纽带就是同理心和共情:只有当人们觉得这件事情“与我有关”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受到危机,才会觉得有站出来反对的必要。
4. 任何公共事件都需要就事论事的务实态度,不能因为反抗者有“扛着红旗反红旗”的做法(如集体唱国歌、举着国旗、唱《国际歌》、祭出毛泽东时代的口号等)就抱持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
我们很多人先前多少都有过这样的反感情绪,尤其是看到示威者做了一些召唤共产主义幽灵的行为,就心理上无法接受。事实上在东欧前共产主义国家,经常会出现”扛着红旗反红旗“的情况,包括斯大林主义分子、马克思主义分子和共产主义分子,也一样起来反对极权国家。他们也是重要的社会动员力量,即使他们披着跟政权一样的意识形态外衣。
我们必须理解社会运动有其复杂性,参与反抗的人群只有极少数是西方国家标准的自由民主派,单靠这一小撮人是没办法推翻极权国家的。认识到这个问题,才会形成与人合作的务实心态。
另一方面,你也不可能对社会的复杂性持道德洁癖标准,比如波兰最大反对派力量“团结工会”,曾经也被指责兼有极权主义和民主运动特点。你不能因为这个组织行事风格某些方面有专制作风,就认定它是个反动派吧?而且团结工会是一个社会主义组织,但正是这个组织领导社会运动推翻了共产主义政权。波兰最大的反对派组织有极权主义倾向,但是新成立至今的波兰第三共和国并没有变成一个专制政权。这些情况表明社会运动有其自身复杂性,不能单纯从表面现象断定不可能合作或者一定会造成某种暴政循环恶果。
5. 每一次社会抗争都有其意义,都是一次鼓舞人心和重新强化社会团结的关键窗口,即使失败了也是值得的。
最可怕的社会是一潭死水没有反抗的社会,只要有反抗,就会有希望。每一次反抗,我们都要积极关注知识界如何评价和总结,都要反思社会合作为什么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以及促成更大规模响应。
社会运动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多少有点一知半解和掺杂偏见的假知识,尤其是一遇到挫败,就自暴自弃、乃至反唇相讥。社会运动需要知识界与社会通力合作,这是中东欧剧变的成功经验。哪怕是标榜工农暴动的共产主义革命,也一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鼎力支持。
我们对待社会运动的正确态度必须与暴民政治和群氓政治划清界限,不要指望盲动和埋头做事情就能改变一个国家政治生态。社会运动需要合作,不止是普通人互相合作,还需要知识界提供政治顾问和发挥引领作用。否则,别说社会运动发动不起来,普通人连怎么合作都办不到。暴民政治和群氓政治的危害就是作茧自缚。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