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由于国共意见的分歧,在大战中国共真正合作的战役就是太原会战,在那以后国共就从来没有再联合在一起过。正面战场主要都是国军在打,所以如果中共说中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恐怕与事实不符。
抗战胜利以后,国共发生内战。其实两党在抗战期间已经有了摩擦,当时还没有上升到战争,只是摩擦 。蒋委员长当时坚持抗战第一、抗战到底,所以对于国共两军的冲突基本采取忍让的政策。抗战胜利以后,他请毛泽东到重庆去,希望两党能够共同和平建设新中国。后来马歇尔的调停也都失败了。客观来讲,蒋总统犯了很多战略上的错误。第一就是不应该接受雅尔达密约。如果不接受雅尔达密约,苏联就无权进军东北。苏联进东北和日本是一样的,都是侵略者。第二就是蒋总统对中共武装力量的膨胀判断错误。他以为国军是占优势的,可以速战速决,把共产党消灭。其实从八年抗战的经验看来,共产党是最会打持久战的,所以在内战中共产党不和国民党决战,直到它的优势形成,也就是苏联在东北接受的日本大约50个师的装备,全部交给林彪了。这是国军整个军事战略战术的错误。第三,蒋委员长以为内战是抗战的延续。这是错误的。抗战是反侵略的,而内战在作战号召上,国民党就居于一个不利的地位。因为中国穷人多,富人少,所以共产党掌握了敌后地区的多数。第四,中美关系的变化也是一个原因。中华民国在二次大战中本是日本和美国的盟友,但是马歇尔与蒋总统后来个性不合,他做了美国国务卿后就希望“倒蒋”,结果“倒蒋”把中华民国也倒了。因此失去大陆的原因很多,蒋总统应该负这个责任。
---专访郝柏村 缅怀抗战历史
来源: 美国之音 作者: 樊冬宁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