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r能否掀起下一个Axie浪潮》
当司机伺候了家里人一整天,终于可以坐下写写为啥我一直看好Tagger,答应了读者的,今天再累也得码出来。
最早了解到 @TaggerAI 是从USD1 的1M大赛,本来是简单当做一个参赛的老项目炒个短线。但随着DD的深入,发现这个AI项目其实还挺有点东西。
今天不想老调重弹他们凑齐了“好的筹码结构+强势MM+Bnbchain 原生+USD1 概念+AI”等一堆二级BUFF,只想说说目前市场上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和提及的他们的叙事 -- DeCorp,以及为什么他们有机会创造下一个Axie浪潮。
~~~~~~~~~~~~~~~
一个好的标的注定是需要有能影响人的“灵魂叙事”,就如同曾经Defi被渲染成传统金融的掘墓人,Tagger的灵魂叙事内核是他们独创的一个词 -- DeCorp
DeCorp 的理念是“去中心化公司”
完全抛弃传统公司那种层级分明的结构,踢掉中间商和低工资的坑。它不光是做数据标注,而是要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打造一个全球都能参与、超级公平又自由的 AI 数据工作平台,口号是“干活公平、拿钱公平、数据公平、AI 也公平”。
他们的目标是把 95% 的收益直接给干活的人,解决 AI 行业里数据标注者没动力、资源被大公司垄断的问题,还想让数据变成能在链上交易的资产(比如通过 Data Passport)。简单说,就是要建一个谁都能加入的超大劳动力市场,覆盖从数据处理到 AI 模型开发的全流程。
其实再大白话一点,就是通过区块链来直接给数据标注的劳动者让利,挑战那些Web2同行大公司们。
数字自由工作者(数字游民)已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公司模式,AI 标注这个劳动密集型工作如果能去掉中间商,是否有机会大量吸引圈外人口进入Web3?
Possible
~~~~~~~~~~~~~~~
那么为什么要提对标Axie?
因为Tagger想做的这件事与曾经Web3发展里有过辉煌历史的 @AxieInfinity 实现过的壮举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回顾一下曾经的阿谢奇迹:
疫情期间,一个看似简单的区块链游戏Axie默默吸引了超过 80 万菲律宾玩家,其中大量是圈外新入圈的年轻人
他们通过蹲在家里完成简单游戏任务赚取超过最低工资的收入(平均每天 11-20 美元,远高于当地最低工资 8.5 美元),不但规避了疫情影响,降低了安全风险并带动了整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获得了圈外媒体的高度评价。
甚至催生了“Metaverse Filipino Worker”(元宇宙菲律宾工人)概念。
这样的Crypto Mass Adoption是多年来整个行业一直在追求的。
而Tagger 的DeCorp 试图通过区块链 + 数据标注任务复制这种“Earn-to-Work”模式。
Tagger DeCorp模式与 Axie Gamefi的相似性:
✅低门槛:通过 AI Copilot 工具,非专业人士(如菲律宾低收入者)可快速上手标注任务(图像/文本),类似于 Axie 的简单游戏机制。
✅参与只需手机/浏览器,基于 BNB Chain,低 gas 费。
✅激励:即时奖励($TAG 代币 + USD1 稳定币),支持微任务模式,日赚潜力高于当地最低工资(假设任务量大)。已吸引全球 28 万标注者处理 2100 万数据,证明可扩展。
所以,如果某个Web3的AI数据标注企业开始逐步为全球低收入人口提供类似于 Axie 的“疫情救济”服务并规模逐步扩大的话,那这个Axie效应应该是很有市场卖点的。
~~~~~~~~~~~~~~~~
当然目前在这个方向努力的还有 @SaharaLabsAI ,也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项目。但Sahara AI 覆盖 AI 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致力打造全面的 AI 资产生态系统,更吸引企业和希望深度参与 AI 生态的开发者。
而 @TaggerAI 更专注于数据标注和交易,强调去中心化组织模型和劳动力市场,更适合零散、希望快速赚钱的参与者,适合快速扩展。
虽然过去这个周期太多的case在教育我们不要轻易再相信任何叙事洗脑,但我依然认为好的,有想象空间的“灵魂叙事”是一个有产品,有基本面的产品币价持续爆发的持续动力之一。
想想看:一个貌似有机会Mass Adoption,有实际业务,有收入,创造大量就业的项目,且代币还没上各种头部大所,团队和MM都挺上道的,是不是可以值得期待一下未来更多利好?
目前Bnbchain上有潜力上现货的种子项目里, $TAG 在我心里排位也挺靠前的,能不能被选上不知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DeCorp #AI #TAG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