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正在逐步取代外包和离岸工人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的《2025 年商业 AI 状况》报告,人工智能暂时还不会抢走你的饭碗。恰恰相反,AI 目前主要替代的是那些外包和离岸的劳动力。
为何值得关注: 正当美国员工感受到劳动力市场紧缩的压力,并对白领裁员潮忧心忡忡时,MIT 的研究结果表明,AI 带来的冲击目前主要发生在更远的地方,尽管其长期风险要大得多。
他们怎么说: MIT 媒体实验室“互联 AI”小组负责人 Aditya Challapally 告诉 Axios:“目前似乎没有任何裁员。……受影响最大的工作岗位本就是那些优先级较低或已经外包出去的。”
• 报告指出,企业们发现,真正的收益来自于“替代业务流程外包(BPO)和外部机构,而不是裁减内部员工”。
放眼全局: Challapally 表示,虽然短期内有 3% 的工作可能被 AI 取代,但从长远来看,这个数字可能接近 27%。
• 那些被认为是 AI 先行采用者的行业,正在最先感受到对劳动力的近期影响。
• 在科技和媒体这两个行业中,超过 80% 的受访高管预计未来两年的招聘规模将会缩减。这两个也是唯一显示出明显受到 AI 冲击迹象的行业。
• 尽管如此,大多数受访公司目前只是用 AI 来填补员工空缺,而不是直接替换他们。
数据说话: 目前,公司们并没有解雇员工,而仅仅是取消了涉及外包劳动力的合同,这一策略正带来财务上的收益。
• 后台办公自动化也带来了更高的投资回报,MIT 研究人员所研究的公司因此削减了 200 万至 1000 万美元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开支。
• 其中一家被研究的公司,通过在一款 AI 工具上花费 8000 美元,每年节省了 800 万美元。
弦外之音: 据估计,50% 的 AI 预算流向了销售和市场营销领域。
• 这可能表明,尽管后台办公工具能节省更多资金,但前台办公工具却获得了更多的投资。
• 这也可能是因为,衡量由 AI 驱动的前台办公成果更加困难。(例如,很难判断 AI 是否真的帮助你在一年内完成了更多销售。)
洞悉关键: 对于那些押注 AI 将推动生产力增长的投资者来说,这份报告既带来了希望,也揭示了风险。
• 在投资生成式 AI 的组织中,有 95% 没有获得任何投资回报。
• 但 Challapally 说,公司们确实看到了“生产力的显著提升”。
核心要点: 如果 AI 能够提升生产力,帮助公司削减成本,同时又不会引发大规模裁员,那么对投资者而言,这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金发姑娘”情景——既能推动盈利增长,又能避免普遍失业对经济造成的拖累。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