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坚持习近平时代改良无望的观点,基于对中共历史的亲历与反思。他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许多知识分子包括自己对中共走向文明与法治抱有极大期待。全国人大在完善法律,鲍彤等人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令人振奋。陈小平提到,当时的基层民众也普遍认为中共能通过内部改革实现转型。他以吴国光为例,作为他的“师兄”,吴经历了对中共认识的三个阶段,这被陈小平视为所有中国问题观察者的“精华”。
第一个阶段,吴国光代表了主流观点:相信中共能从内部改革。吴国光作为天之骄子,研究生毕业后成为部长级秘书,却很快发现体制的虚伪。他转入人民日报,又被鲍彤拉入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组,参与起草十三大报告。然而,在北戴河会议上,他意识到改革的虚假性。陈小平强调,这反映了知识分子试图“打入体制内部”改变它的努力,最终发现一切是“空蒙一场”。他自己也曾用中共法律批评中共,抱持改良主义,但后来认识到,中共的改革是有限的,一旦触及核心,就会被逆转。709律师大抓捕事件,被陈小平视为对1979年以来法治改革的总清算,而习近平修宪则彻底终结了1978年以来宪法改革的希望。

第二个阶段,吴国光相信通过经济改革和融入WTO,中共能从极权向威权过渡。陈小平指出,这是一种普遍的知识分子幻觉,包括他自己也曾这样认为。中国加入全球化后,似乎会被迫改革,但事实证明,中共是“休眠的极权主义”,随时可被唤醒。习近平时代证明了这一点。陈小平同意许成钢教授的观点:中共本质是极权,而非威权,许多西方智库的定性错误导致了幻觉。
第三个阶段,吴国光转向“民变促官变”:大规模群众运动推动上层分化,实现转型。陈小平补充,这需要反对派力量组织化,否则容易被激进运动绑架,如1989年学潮的遗憾。他强调,如今指望中共内部改革是黄粱美梦。习近平时代只会恶化,中国转型需积累反抗力量,形成新势力参与博弈,而非依赖中共的“拨乱反正”。陈小平批评中共为列宁主义政党,本质是一人之党,习近平之前党内出现“两个党”(薄熙来与汪洋代表),若继续,将导致灭亡。但胡锦涛时代已是维持会长,无实质改革。即使出现胡耀邦、赵紫阳式人物,他们也只是救党,而非推翻体制。赵紫阳的“开明”仅在下台后显现,权力在手时,党性覆盖人性。
陈小平的现实观察更尖锐。他指出,习近平上台十余年,传闻不断,但二十大上胡锦涛被架离现场,震动元老,却无人敢言。元老干预已不可能,党内民主或集体领导已成空谈。他认为,习近平的使命是回归毛泽东主义,但全球化让他得心应手。中国未来需民间团体建立和对话,这是辨别真假改革的标志,否则只是帮派内斗。
陳小平離開美國之音首次訪談|習時代中國何去何從|列寧政黨|吴國光三段論|習修憲|威權集權|民變促官變|幫派內鬥|政治謠言|聽床師|清洗脆斷|(2... https://t.co/ihzaFkqUrv 來自 @YouTube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