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會議是1937年8月22日至8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陝西省洛川縣城北10公里馮家村的一個私塾里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洛川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在抗日戰爭中如何定位的問題上進行內部統一意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洛川會議的主要議題有二。其一是與國民黨的關係問題,其二是對日作戰具體要如何打的軍事問題。會議上主要形成了兩種意見。洛甫、林彪、凱豐和毛澤東的意見包括:對國民黨應當保持「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態度,必要時應當減緩紅軍出動的腳步,將立刻全體出動改為先部分出動,壓迫國民黨承認共產黨和邊區的地位。紅軍出動腳步快慢不會影響紅軍的聲望。此外,蔣中正對共產黨以及紅軍的看法不會改變,必然以控制和削弱紅軍為目的。立刻全部出動只會進入蔣的圈套,而分批出動,先出動一個師,對共產黨有利。畢竟戰爭是長期的,先出動和後出動的軍隊都要打仗。主要作戰形式應當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包括有利條件下消滅敵人兵團與在平原發展游擊戰爭」。彭德懷、朱德、周恩來、劉伯承則認為,紅軍不應當拘泥於宣言和邊區組織的地位,而應當順應局勢和人民的需求,及早出動,避免過遲出動而導致政治上的被動。過分警覺,靠大批紅軍留守邊區來保證國民黨不侵犯邊區是不對的。紅軍的基本任務是赴前線打勝仗,鼓舞士氣,山地運動戰固然重要,但也可以打運動戰。應當將運動戰和游擊戰緊密結合。
毛澤東指出,抗日戰爭將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紅軍的基本任務是:創造根據地,牽制消滅敵人,配合國民黨軍作戰(主要是戰略配合),保存和擴大紅軍,爭取共產黨對「民族革命」戰爭的領導權。
張國燾《我的回憶》 在記載發生在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日洛川會議時指出:毛澤東認為日本軍事勢力遠勝中國,抗戰絕無幸勝之理。前此中共強調武力抵抗日本,並不是認為就此可以打勝,而是為解決國內矛盾所必需。
他(毛澤東)警告會眾不要為愛國主義所迷惑,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知道日本的飛機大炮所能給予我們的危害,將遠過於蔣介石以前所給予我們的危害。它主張八路軍應該堅持游擊戰爭,避開與日軍的正面衝突,避實就虛,繞到日軍的後方去打游擊,主要任務是擴充八路軍的實力,並在敵人後方建立中共所領導的抗日游擊根據地。
毛澤東接著強調中央和八路軍應該絕對的維持獨立自主。他說明八路軍從後仍應完全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會的指示行事,南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和各戰區司令長官對八路軍有任何命令,都應先報告延安,聽候處斷。凡是不利於八路軍的任何命令概應用各種藉口,予以推脫。
我當場聽了張聞天、毛澤東的言論,覺得他們把底牌揭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遭到蹂躪,民族大義也不受重視,抗日烈火也沒有改變著兩個自私的陰謀家的心腸。我決定不過後果、仗義執言,首先指責張聞天的謬論。中共既然與蔣介石同舟共濟,就不能有別的選擇,只有推動他們抗戰到底,影響他在內政上實施若干改革和求得進步。根據目前情況,蔣介石若失敗,中共也難逃失敗的厄運,因為彼此命運是連在一起的。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