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保守派活动人士Charlie Kirk遇刺。他今年31岁,是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校园演讲的时候,被刺杀的。凶手从200码以外开枪,击中他的颈部。事发两天,FBI忙着抓凶手,一些媒体和自媒体忙着给FBI指明方向,无非是指向各种阴谋论。左派说是右派干的,右派说是左派干的。像样的政客说些永远不会错的话,不像样的政客利用这个事件煽动情绪,加剧社会分裂。一些政治极端分子,当然更不会错失这个机会,甚至叫嚣“war”。
极端政治把一些平常看着还算正常的人变成鬼。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幸灾乐祸,据说还有人庆祝。立场左右,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没人性,不能反人性。在一个有言论自由的民主社会,不管言论怎么样,观点怎样,不能把人杀了。
Charlie Kirk是个公众人物,是喜欢他,还是厌恶他,还是觉得无所谓,都是正常的。我不喜欢他的很多观点,甚至厌恶他的一些说法,但我欣赏他表达观点的方式,就是去大学校园,跟年轻人面对面辩论,而不是诉诸暴力,威胁对方。他被子弹击中的时候,不是在作案,而是在演讲。
事件发生后,Steven Pinker教授在推特上说:“Speech is not violence. Violence is not speech.”——“言论不是暴力,暴力不是言论”。
如果不喜欢Charlie Kirk的言论,不管什么原因不喜欢,都无可厚非。不喜欢,可以不理睬,也可以跟他辩论,甚至可以用恶毒的语言骂他,但不能把他杀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喜欢他,厌恶他,也不能看着有人把他杀了,就去庆祝,更不能去当杀人凶手的拉拉队。
不管是左派媒体上,还是右派媒体上,都有不少人没有耐心等待事实,没有耐心诉诸理性,而是立马启动一套固定的情绪化叙事模板,迫不及待地给观众摁下情绪按钮。他们不是诚实地告诉观众,很多事实现在还不知道,需要耐心等待破案,等待事实呈现出来。相反,他们不间断地抛出大量煽动性言论,刺激公众的愤怒、恐惧、猜疑,诉诸公众的这些负面原始情绪。
Charlie Kirk遇刺事件,跟以前的类似事件一样,也让人看到极端政治对人性的扭曲。一些人公开庆祝,公开幸灾乐祸。阴谋论是对真相的扭曲,这种庆祝,这种幸灾乐祸,则是标志着人性底线的彻底失守。
极端政治把不同政治观点的人非人化。政治观点不同,公开表达不同的政治观点,这是民主政治的常态,这也是民主社会的生命力所在。但左派和右派中的极端分子,容不下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把民主社会中的观念竞争、政党博弈,当成你死我活的决斗,把不同政治观点的人,把政治对手,当成不共戴天的敌人。
在这种极端分子眼中,对方不再是个观点不同的人,而是个必须撕掉的“敌对标签”,是个必须抹掉的“敌对符号”。这个“敌对标签”、“敌对符号”,被子弹击中,被暴力抹掉,立即激发出他们“清除异己”的快感,让他们兴高采烈地抒发这种快感。这是人性中最不堪、最低劣的一面。
在民主社会,把暴力正常化,把用暴力解决观念争端正常化,是对民主的威胁。为暴力消灭政治观念不同的人而欢呼,这种行为向社会发出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政治分歧可以通过肉体消灭来解决。这种思潮蔓延开来,将会侵蚀民主,甚至摧毁民主,将会消灭观念竞争的公共空间,把社会推向暴力和混乱的深渊。在民主社会,把对观点的憎恶转化成对个人的暴力,是野蛮战胜文明的标志。
这些年,在中国,在美国,一路看下来,有个观感,就是“极端政治把一些平常看着还算正常的人变成鬼”,不但扭曲心智,而且扭曲人性,用政治把反人性合理化、正当化。
政治是个最容易让人活成垃圾的行当,不少人参与政治前就是垃圾,参与政治后,从言论到行为,如鱼得水。很多本来还算正常的文人、知识分子、专业人士,一旦卷入政治,加上名利熏心,加上心胸狭窄,加上排除异己,就活得越来越离谱。
刺杀Charlie Kirk的嫌犯已经归案。事实正在展开,但要看到比较完整的事实,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自律,需要收起自己的情绪按钮。这类刺杀事件发生后,社会面对的不仅仅是抓住凶手、寻求法律正义这种单一任务。作为关注这个事件的普通人,我们更需要警惕那股利用这起悲剧来散播仇恨、撕裂社会的力量。
嫌犯归案后,犹他州共和党籍的州长Spencer Cox在记者会上,引用Charlie Kirk生前的话“Forgiveness is the attribute of the strong”。他呼吁年轻人唾弃暴力,选择走一条跟眼下的愤怒政治不同的道路。他也讲到最近在明尼苏达刺杀民主党人的政治暴力、去年大选期间试图刺杀总统候选人的政治暴力。这提醒人们,政治暴力不只是针对哪个党,针对哪种政治观点,而是针对整个言论和观念的自由空间。用暴力扼杀言论和观念的凶手,是正常社会的公敌。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