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網發推之一二0
究竟是誰把“毛主席萬歲”定為法律口號?
9月9號,看到吳仁華先生的推文“49年前的今天,毛澤東以自己的死亡,戳穿了‘毛主席萬歲’這個謊言。“引發我諸多的回憶,寫了下邊這篇文章。
1980年10月,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組織中共黨內四千高級幹部對《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的為期一個月的大討論,掀起中共黨內批判毛澤東的新高潮。
2005年8月,參加過四千人會議,曾經擔任過毛澤東的秘書、前中組部常務副部長、中共史家李銳在香港出版了《李銳談毛澤東》,書中談到毛澤東在審定1950年五一勞動節遊行口號時,親自加上了“毛主席萬歲”這一口號。這也是四千人會議上揭露出的驚人事件,在中共高級幹部中流傳甚廣。
引發爭論在《炎黃春秋》
2010年《炎黃春秋》4月號,頭版頭條刊登法學界三老之一,朱鎔基清華時期入黨介紹人郭道暉的親歷記《四千老幹部對黨史的一次民主評議——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草案)〉大討論紀略》,當時作者身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研究室副主任,是四千人會議中直機關第一組(全國人大、法治口)的秘書, 負責整理本組討論簡報和其他有關工作,有機會旁聽本組的討論和閱讀外組的簡報。
郭道暉文章中引述朱德秘書陳友群在四千人會議上的長篇發言中談及”1950 年中宣部起初擬訂的五一口號中,最後兩條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澤東在後面親自加上“毛主席萬歲!”(出自中直機關第二組第15期簡報)。
2010年《炎黃春秋》7月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副主任張素華發文《毛澤東沒有在“五一口號”中加寫“毛主席萬歲”》。
文稱“筆者查閱了1950年《慶祝五一勞動節口號》的原始檔案。這份檔案至今保存完好,十六開,共5頁,全文豎寫,字跡十分清晰。從這份檔案可以看出,《慶祝五一勞動節口號》的初稿是胡喬木的筆跡,這說明是胡喬木起草的。胡喬木起草的初稿擬出“五一口號”共35條。最後兩條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毛主席萬歲!’,而不是郭文所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應為陳友群發言所說)。
“胡喬木起草後,將初稿送劉少奇審閱。劉少奇將第 33 條‘中國共產黨萬歲!‘改為‘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中國人民勝利的領導者與組織者萬歲!’; 將第35條‘毛主席萬歲!’,改為“偉大的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萬歲!。”
“劉少奇修改後,於4月 18 日將修改稿報送毛澤東,在這份檔案第1頁的右側寫道:‘毛主席:此件請審閱。如可用,請交尚昆印發政治局各同志。”
“毛澤東於4月21日對其中的三條作了修改。按照慣例,此件還要經過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方能正式發出。因此,毛澤東改完後,又在標題《慶祝五一勞動節口號》下加括弧寫了‘草案’二 字,並在這份檔案第1頁的上方批示:“尚昆印發。 印發政治局各同志及喬木、陸定一、陳伯達、李立三、聶、薄,星期三討論。”隨後,楊尚昆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在這一頁的左上方批示:“喬木同志:請印 20 份。“
“經查萬年曆,毛澤東說的‘星期三’是4月26 日。會議是如何討論的,沒有留下文字記載。從《人民日報》公開發表的‘五一口號’來看,最後兩條,發表時是這樣的:‘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中國人民勝利的領導者與組織者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萬歲!’。十分明顯,這兩條口號自劉少奇修改後直至正式發表,沒有任何改動。“
張素華總結:“事實很清楚,胡喬木起草的‘五一口號’中,最後一條就是‘毛主席萬歲!’,劉少奇在審閱時,將‘毛主席萬歲!’改為‘偉大的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萬歲!’郭文所謂毛澤東在1950年‘五一口號’中自己加上‘毛主席萬歲!’(應為郭文引用陳友群的發言),並不是事實。“
張文配有《慶祝五一勞動節口號》的原始檔案第1張和第5張影印件為證。
李銳、郭道暉的回應
2010年《炎黃春秋》第8期,發表李銳、郭道暉回應張素華的文章。
李銳在《關於“毛主席萬歲”這個口號》一文中寫道:
“毛澤東自己在1950年五一節口號上親自加 上了‘毛主席萬歲’,這是1980年討論第二個歷史決議案時,朱德秘書陳友群親口說的,登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討論簡報(中直機關討論 歷史決議(草稿)簡報,第五組,第三十二號(1980年11 月 17 日)陳友群同志十一月十四日的發言)上的,陳友群當年還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工作人員。 “
“據我瞭解,陳友群絕不是一個說假話的人; 這件事情如此重大,他也應當不會有記憶失誤。 討論歷史問題決議時的簡報,也是很嚴肅的,是經過審查的。發表前要經過胡喬木把關。這方面胡喬木是個認真細緻的人,他又是1950年五一 節口號的當事人,陳友群的發言如果與事實不符,胡喬木應當是不會放過的。當年討論決議時, 我是國務院能源組的組長,《簡報》上刊出我有關 1959 年廬山會議的二萬字發言後,胡喬木即讓我寫一本回憶的書。 張素華這篇文章雖然提到了陳友群發言這份簡報,但沒有否定這份簡報,而是否定了這份簡報的內容。否定其內容時沒有對簡報問題作出有說服力的分析。 張素華以檔案為依據。但我猜想,張素華看到的胡喬木的這個草稿可能不是最原始的。在這個草稿之前還有沒有一個預備過程?在預備過程中,胡喬木和毛澤東之間還有沒有過文字交流? 這都需要研究。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毛澤東當年是要讓人歡呼他’萬歲‘的。”
郭道暉先生《“萬歲”口號之我見》則從法理上對“毛主席萬歲!”的口號進行否定。
他寫道:
“問題在於,’五一口號‘是黨中央基本政策的宣示,而當時我們黨是以政策治國的(而非以法治國,而且多數情況下政策高於法律),故’五一口號‘(包括’萬歲‘口號)具有政策指向性和事實上的法律效力,意味著全國人民都須遵循。 基於此,未經政協或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其職權相當於全國人大),僅由執政黨中央以’五一口號‘方式將這種宣揚個人崇拜的口號政策化、法律化,要求全國人民都呼喊黨的領袖 “萬歲”,其合法性更是大可商榷和質疑的。”
“問題還在於,這種個人迷信的口號,誘導人們盲從領袖的絕對權威,竭誠擁護和貫徹他晚年所宣導的空想社會主義烏托邦理論、“左”的路線政策和種種違憲侵權行為,在各種反復折騰的政治運動中產生了嚴重後果。發展到後來,這個 “萬歲”口號已不再是人們出自內心的情感呼喚, 而異化為必須絕對遵從的“聖旨”。特別是“文革” 中更將它法律化,具有高度的國家強制性。”郭道暉舉例《公安六條》制定的“惡攻罪”製造出無數慘案,包括“創造‘萬歲‘口號的始作俑者劉少奇”。
黨媒參戰欲“蓋棺”
2010年7月,中央召開全國黨史工作會議,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必須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
黨刊《中華魂》隨後參加了“毛主席萬歲!”口號的爭論。該刊物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主管,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主辦。《中華魂》發文,以“茲事體大”為題,援引張素華的說法,稱1950年五一節 “毛主席萬歲”口號並非毛澤東自己添加,而是前中宣部部長胡喬木原創,時任中央副主席劉少奇加工修改。反映的都是那個年代億萬翻身解放人民的心聲,“是他們對新生的人民政權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人民領袖們的真誠祝願”。11月21日新華網轉載了《中華魂》的文章,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一起跟上,形成壓頂之勢,欲為“‘毛主席萬歲’口號並非毛澤東自己添加”蓋棺。烏有之鄉代表的幾個毛派網站用謾罵進行“助戰”。
值得記入歷史的是“四千人會議”這樣的批毛反毛大會,沒有文革之後中共大批老幹部的覺醒和開放言論,“萬歲”口號仍會響徹中國的天空。
感謝《光傳媒》發表全文!
https://t.co/OQnlmFUXJw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