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眼睛的小科普——兼聊iphone唯一不足与“本份”企业文化
一、护眼几大重要参数
1、PMW调光,重灾区
很多人在暗光下比如睡前刷手机,而此时如果手机的频闪调节较差的话,会导致眼睛迅速疲劳。
PMW调光如果非常高,则可以减轻闪烁,一般在1800以上,对眼睛就非常友好了。一些对比:
OPPO FIND X8 是3840HZ
XIAOMI 是1920mhz (低亮度)
iphone 16 是480
根据身边2位我强制从iphone换为oppo的手机玩家反馈,“真的眼睛舒服太多了”。
好消息是苹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IPHONE17有所改进,增加了一个关闭“PMW调光功能”,根据官方说明关闭后会降低显示性能——算是一个替代方案。
2、蓝光对视力长期危害,因此各手机都有软件防蓝光,也就是护眼模式,而更进一步的选择是硬件防蓝光,OPPO、小米、荣耀某些型号都有。
这一条看是否通过国际知名护眼认证即可,比如TÜV Rheinland Eye Comfort 4.0
蓝光很多人都有听,只知道有害,但不知道具体有什么危害。
一是眼干、疲劳,尤其晚上,这条都有体会。
二是造成失眠,会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睡前刷手机容易越刷越精神,即使是看小说,而同样如果用KINDLE等墨水屏则容易入眼得多。
三是潜在视网膜损伤。蓝光可以直达视网膜黄斑区域,过度暴露可能造成 光化学损伤,有一定风险老年黄斑变性。
所以,如果使用IPHONE,即使没有硬件防蓝光,也可以24小时将护眼模式打开,稍好一些,而贴上防蓝光膜则可以降低20-40%左右。
不过如果是oppo、小米、华为等有护眼认证的型号,往往是硬件防蓝光,其与上述“开护眼+贴蓝光膜”有本质的区别,即从源头减少了蓝光,而且不影响显示效果,而护眼+膜无法精确减少,只能靠膜的少量“阻隔”,以及护眼模式是在蓝光中混入红与黄的光,降低感受。
二、iphone与OPPO的变化
在IPHONE4时代,有个朋友问我他比SONY好在哪,我说了一堆它的好,而且都是苹果没宣传的,比如即使是音质芯片这种大多数人没感知的,也是最好的,这样在外接HIFI耳机时能用最高的效果。
所以,那个时候买IPHONE就意味着无脑就选了最好的东西,即使是“柜子背板也是最好的”。
oppo与VIVO是段永平一脉出来的,企业文化也将本份与平常心放在很高的地位,不像小米、华为这样出镜率高,但就是扎实做好产品,开线下店(被小米学过去了),然后一步步占领市场。
OPPO看新闻投入了很多钱搞护眼,新款的X9发布会宣传说“熄灯也护眼”,又有一些升级。
当然,小米、华为,尤其是华为,在护眼上应该也做得很好,我有一个华为的平板,MATEPAD AIR 防眩光版,确实做得极好,屏幕质感和阅读纸质类似,用来给家里人刷剧用很不错。
苹果现在的优势就是手机无论怎么做,比如外形有人不满意之类,都不太影响,反而像灵动岛这样的设计,都有国产厂商抄袭,护城河很深,但也希望继续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如果像微信双开+护眼之类回来了,我也就继续回苹果了,在安全性上,苹果是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