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力工”,有朋友觉得以前已有类似词语,这次有什么不同?
戴梦做了两大拓展。
一个是以前中层与底层男性自嘲“工具人”、“耗材”、“牛马”,只是指出了奴隶特征,而“力工”则含有被社会深度规训,将压缩自身需求供养别人(老板、老婆)当荣耀的奴才特征。
另一个是相对“舔狗”、“彩礼刺客”,“力工”更少的指责女性,而是深挖男性自身的社会地位问题导致的婚姻失败。不会引发女权反弹。
和峰哥的“性压抑”理论相似,“力工”将男性的社会规训与性结合起来。戴梦认为,传统力工思维实际上是男性极度压抑自身需求,积攒财富后,进行一把“梭哈”,即用钱砸来一个看起来符合贤妻良母特征的女人,与之结婚生子。
但由于社会已经变化,婚姻依然保持着男性供养的旧社会特征,而女性在结婚后却不再有旧社会的改嫁枷锁。因此很多力工用钱砸来了女人,却并没有任何保障。由于力工的婚姻是用钱砸来的,是彩礼经济的结果,其求偶行为是冲动式的(比如突击花钱讨好女性),往往缺乏情趣,缺乏爱,力工在婚后无法满足老婆的需求,而老婆又可以随时卷款走人。使其婚配成为一笔高风险的赌博。一些心机女瞅准力工思维的缺陷借机通过婚姻掏空男方走人。
近年来苏享茂、胖猫等事件引发的男性焦虑进一步助推了力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