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跟在中国做企业的大小老板有点交往,就会知道这个中国产品竞争力的秘密——拼单位人工工时。公司按月给工人发工资,看上去不少,但上帝和魔鬼都在细节中:一个月让工人干多少小时?从纺织品到手机、电动车,它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在这里。尤其是产业链条比较长的产品,像电动车,从采矿到冶炼、加工、组装经过无数环节,每个环节都往死里拼单位人工工时,价格自然低得可怜。不只是农民工这样,杭州的996们和无数程序员,如果计算单位工时,每小时收入低得可怜。这是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所在。在中国经济还在蒸蒸日上的年月,一位国内领头羊企业的二老板给笔者讲过这个道理。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只是当下经济不景气,企业为了生存必须把这种游戏玩到极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