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城市,中央铁腕调粮
到了1960年,饥荒继续发展,农村地区已经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饿死。中国大城市的粮食储备也发生了危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存粮只能够维持几天。中共中央不断接到各地告急的紧急报告。在这种情况下,高层秘密决定:宁肯牺牲农村,也要保住城市。
196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 发出《关于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之后,周恩来、邓小平和李先念接连给四川省委打电话,要求他们为了全国大局做出局部牺牲,火速调集粮食,运往三大城市。
其实,当时天府之国四川的许多地方已经断粮,饿死了很多人。重灾区温江的地委书记宋文彬对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说,已经饿死了那么多人,再往外面调粮,四川会再出大乱子。李井泉反问宋文彬,“乱子已经出了,是先保京津沪,保成都,还是先保你温江?”
杨继绳:“(上面)当然知道(四川)没粮食,所以才讲全局和局部嘛!当时有个说法,说在四川山村饿死一个人和北京街头饿死一个人,影响哪个大?后来演变为“宁可四川人饿死人,不可北京饿死人”。开始说的是,在北京饿死人的政治影响比在四川山村饿死人的影响要大,要从全局考虑。这话说了,是邓小平说的。”
四川当时已是无粮可调的局面,省委只能够决定调集“死角粮”,就是从四川东北部一些交通极不方便的地区往外调粮。李井泉知道,继续调粮将意味着四川还要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因此而被饿死。
---新中国大饥荒何以饿死的都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