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悲歌》
是美国作家 J.D.万斯(J.D. Vance)创作的一部回忆录。
这本书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的影响。
万斯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出生于美国经济衰退地区(“铁锈带”)一个典型的工人家庭,家庭贫困,家人中无人上过大学,他的同龄人存在吸毒、辍学、犯罪、未成年就做父母等问题。万斯的父母离异,父亲长期缺席,母亲是瘾君子,还频繁换男友、精神暴躁并虐待儿童,这使他的童年充满痛苦和动荡。
在成长过程中,万斯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的成绩曾一度变差,还尝试过滥用药物,险些走向堕落。幸运的是,在高中时他与外祖母(阿嬷)一起生活,外祖母给予了他爱与支持,成为他生命中的救赎者和精神支柱。在外祖母的鼓励和引导下,他的学习和行为逐渐改善。
高中毕业后,万斯决定参军,在军队中完成了对自己能力、意志和精神的社会化教育。退役后,他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被耶鲁法学院录取。
然而,尽管万斯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但原生家庭的烙印仍对他产生了影响。他在找工作和生活中面临一些社会化常识和生活历练方面的不足。不过,他凭借努力和心理动力,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
这本书揭示了美国“铁锈带”白人工人阶层的困境和挣扎,让人们了解到这一群体在经济、精神上所面临的贫困,以及他们在舆论和政策上很少得到重视的现状。
《乡下人的悲歌》出版时恰逢2016年大选,当时特朗普赢得了选举。一些评论家认为,人们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特朗普能够获得中西部铁锈地带白人工人群体支持的原因。2024年7月15日,特朗普宣布 J.D.万斯作为其副总统候选人参加2024年的总统大选。在这之前,万斯曾是特朗普的激烈批评者,但后来他的态度逐渐改变。万斯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在书中所探讨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本书也让人们思考家庭环境、教育、个人努力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也反映了一部分社会现实和阶层问题。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