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是在张作霖查抄北平苏联大使馆时就擒
(一九二七年)三月,张作霖派遣安国军总司令部外交处处长吴晋为特使,和列强驻华公使接洽,要求北京政府军警可以进入东交民巷使馆区进行搜查,因为“俄国人正在滥用使馆区的庇护,组织叛乱”。四月四日,公使团的首席公使欧登科召开秘密会议,列强公使依据《 辛丑条约》一致同意了北洋政府的请求。
两天以后,京师警察厅总监陈兴亚在公使团的签字批准下,率领军警对苏俄使馆、远东银行和中东路办事处,进行了九个小时的搜捕,逮捕了藏匿在旧俄卫队兵营的李大钊等六十余名中国人以及十五名苏联人,截获了一大批来不及被苏俄武官焚毁的秘密文件,以及枪支弹药和旗帜印信。
那些秘密文件却引起了英、美等列强及世界各国的震恐。四月十八日,京师警察厅公布了根据这些文件──由精通俄语的察哈尔外交特派员张国忱编译的《苏联阴谋文证》。
此次搜查俄使馆之最大收获,厥为发现苏俄赤化中国之军事、政治秘密文件,达百数十箱之多,经北京当局于四月十二日起,陆续公布,择其要者译为中文,次要者举其目录,都百万言,其后辑为《苏俄阴谋文证汇编》一书行世(此书在南港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有一部),于是世人始了然第三国际、俄共与俄国政府、鲍罗廷与其政治、军事顾问团以及中国共产党,均一脉相通,而实以享有治外法权之俄国使领馆为行使阴谋之策源地,其赤化计划之周密狠毒、对华政局之分析精到、购买密探之遍布全国、使用经费之庞大,虽时隔半世纪以上,情异势迁,然从历史观点言,犹足资国人警惕。
据北京警察厅公布搜获文件中,有关一九二五年十月一日至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苏俄在华军政费半年度之预算,计(甲)对于中国全国之普通经费共美金93,853元,其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党部军事指导人员经费50,000元;(乙)冯玉祥军队经费共美金148,830元;(丙)国民二、三军(按即胡景翼、孙岳所部)经费共美金140,240元;(丁)广东经费,因缺乏相当报告,未拟定预算。总计除广东外,半年即需耗美金383,933元,约合中国大洋100万元。以民国十四、五年间物价之低,苏俄所用在华军政及培植共党经费如此之巨,其用心叵测,不难窥知。
---一九二七年张作霖搜查苏联使馆的前因后果
《民国十六北京搜查俄使馆之经过》
·沈云龙·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